本報訊 (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欒文琦 朱紅 張藝瑤 )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既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頑疾,需要長期抓、反復抓。為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加快示范鄉鎮創建,漯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各縣區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探索符合實際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切實提升村容村貌和群眾獲得感,扎實推進宜居和美鄉村建設,擦亮鄉村振興幸福底色。
近日,記者走進源匯區空冢郭鎮半坡朱村,看到道路干凈、仿古村居錯落有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村里一直堅持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大街小巷都干干凈凈。去年,我們開始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分類垃圾箱、垃圾桶、垃圾分類亭都是新配置的。今年,我們村‘五星’支部已經創建成功。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空冢郭鎮半坡朱村黨支部書記朱凌云說。
記者了解到,源匯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區長辦公會定期聽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并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各鄉鎮領導班子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先后研究出臺了《源匯區關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實施意見》《源匯區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等,對工作推進的具體節點、攻堅難點、推動載體進行了詳細謀劃。
各鄉鎮根據源匯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緊抓時間節點,聚焦薄弱環節,定期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突出工作重點,加大整治力度,持續鞏固提升。工作中,源匯區十分注重培育典型、發現典型、宣傳典型,及時報道在行動中的典型村莊、先進人物;經常組織鄉鎮之間現場觀摩、交流經驗,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在全區鄉鎮之間、各行政村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美麗之家”評選活動,同時各鄉鎮、各行政村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星級文明戶”“清潔衛生戶”評比活動,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
2018年推行農村環衛市場化以來,源匯區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配備262名環衛保潔員以及3080個240L垃圾桶、八輛側掛式垃圾收集車、70輛電動三輪車;建設了50個環保深埋桶,配置了三輛吊桶車,配置一輛后裝壓縮車負責轉運運距較小區域的垃圾;配備掃路車兩輛、灑水車一輛,用于道路的機械化作業。目前,基本做到了全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已經形成掃干凈、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常態化機制。
源匯區還制定了農村環衛市場化考核辦法,四大班子領導不定期觀摩點評,區有關部門不間斷督導,采取周檢查和月聯查的方式,主要檢查清掃保潔質量、環衛設施設備管理維護、垃圾收集清運等情況。同時,主動邀請區人大代表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視察、評議,以視察促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源匯區把空冢郭鎮馬店村作為垃圾分類試點,試行“二次四分法”——每家每戶配發兩個小桶,分別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保潔員每天定時收集,然后運送到垃圾桶站。垃圾站配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其他垃圾四種垃圾桶,保潔員再次分揀后分別進行處理;在村內推出積分兌換政策,對可回收的垃圾實行積分兌換,住戶可以通過積分兌換洗衣粉、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鼓勵村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