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汾陽市始終堅持“人民信訪為人民”的理念,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為指南,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多元化解方式,以“民有所盼、我必行之”的擔當作為,多措并舉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推動汾陽市信訪工作邁上法治化軌道。
筑牢思想根基 強化政治引領
《信訪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汾陽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學習宣傳,把《條例》作為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的重要內容。市委常委會定期聽取信訪工作情況匯報,分析研判信訪形勢,研究部署重點工作。汾陽市委書記李正奎明確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決扛起“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把推動化解信訪積案作為檢驗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合理訴求,努力讓群眾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精準把握《條例》核心要義,明確工作原則、工作機制、工作程序,助力全市信訪總量大幅下降。
著眼示范建設,強化源頭治理
汾陽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眼于“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創建目標,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在去存量、控增量、防變量上下功夫,切實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了、化解在基層,堅決杜絕了信訪上行。一是縱橫聯動打通信訪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堅持實行群眾信訪代理代訪制度,持續做好信訪工作前端化解,切實做到了小隱患早發現、小糾紛早調解、小訴求早回應、小信訪早解決、小案件早辦理。二是緊盯重點領域重點突破。對苗頭性、傾向性重大信訪問題,始終堅持一線工作法,全力壓實責任主體,分析研判成因、落實化解措施,達到了把市域作為重大風險的終結地、各責任單位作為解決問題主戰場的效果。三是凝聚合力發揮多元化解作用。大力統籌市委政法委涉法涉訴中心、市公安局疑難復雜案件調解中心、市衛健委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和法律工作者、“兩代表一委員”等力量,牢固樹立全市信訪工作“一盤棋”思想,有效構建起了功能互補、程序銜接的矛盾糾紛有效化解體系。今年以來,已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共200余件。
堅持多措并舉,維護公平正義
一是精準施策、疏通堵點,鋪好“連心路”。信訪人趙某某與某公司勞動糾紛信訪事項已解決,但其仍不斷進行網上投訴。汾陽市信訪局、人社局、民政局三方同步發力,通過“勸、解、幫”的方式,多次面對面以“真心”換“暖心”,贏得了趙某某的信任和支持,最終實現了“事心雙解”目標。趙某某信訪事項的化解再次證明,簡單粗暴的辦法只能導致重復信訪,“情、理、法”三效合一,設身處地的幫助才能換來群眾滿意。二是壓實責任、對癥下藥,架好“合作橋”。“信訪人劉某反映2012年在村村通道路實施過程中,與承攬項目方發生的經濟糾紛,其個人利益受到極大損失。”多年來重復向各部門投訴,市包案領導了解情況后成立了工作專班,多次帶案下訪并親自與上訪人面談,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市聯席會議召開專題研判會,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劉某簽訂了協議,并主動寫下息訴罷訪書。包案化解信訪積案作為踐行群眾路線和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化解民怨的一項重要工作,只要領導干部把群眾的事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就一定能較好化解。三是主動出擊、擔當作為,形成“凝聚力”。安上村近200多戶人面臨吃水難問題,群眾多次到市政府上訪,要求徹底解決。市工作專班成立后,主動入戶走訪,對村民用水情況進行摸排,建立工作臺賬、列出問題清單,經多次分析研判后提出解決方案,分階段分步驟逐一落實,有效改善了村民人居環境。
強化依法治訪,規范上訪秩序
新頒布的《信訪工作條例》實施以來,汾陽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分析信訪問題成因、明晰信訪工作責任、尋找解決問題路徑,努力讓信訪問題在法治軌道上定分止爭,讓群眾遇事找法、靠法辦事成為一種新常態。對發生的進京走訪事項,第一時間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勸返,開展工作,按照“勸返+化解”機制要求,對進京涉訪人員,依法、及時、安全、穩妥、有序勸返離京,依法及時處置,確保全市越級訪在法治軌道內有序運行。今年以來,全市共發生進京走訪4批次4人次,全部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要求處理到位,有效促進了全市社會大局穩定。 ( 龐龍 )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