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筑專家張衛海成功完成了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中華職教社舊址的文物保護修繕加固任務。作為該工程的文物檢測和加固專家,這個項目凝聚了張衛海近一年的心血,他不僅要遵循現代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還必須考慮當時的修建思路及其特殊保護部位的考量。通過采用創新的加固方式,如粘鋼、碳纖維、高延性混凝土等手段,成功完成了對中華職教社舊址的文物保護加固。
(百年中華職教社)
中華職教社舊址作為一座約100年歷史的建筑,由中華職業教育社創始人及先驅黃炎培先生親自集資督造,2002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然而,由于修建時間的久遠以及建筑結構設計的特殊性,建筑的外部和內部裝飾存在眾多需要保護的部位。這使得房屋檢測和加固工作變得更加復雜與具有挑戰性。
針對這一情況,張衛海和他的團隊牢記文物保護的重要性,綜合考慮了歷史修建思路與現行設計規范,制定了一套獨特的加固方案。為了在加固過程中兼顧保護與創新,他們采用了粘鋼、碳纖維、高延性混凝土等多種加固處理手段,確保了加固效果和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同時,為了兼容歷史保護部位,團隊還進行了適當的避讓或轉換,在不破壞歷史遺跡的基礎上完成了加固工作。
該項目的順利完成不僅為文物建筑加固修繕樹立了典范,也為土木工程及建筑領域的專業技術與文化保護做出了突出貢獻。張衛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加固任務既是對現代技術的挑戰,也是對歷史文化保護的責任。我們充分理解并尊重歷史,與現行規范相結合,為文物保護與建筑結構安全找到了平衡點。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的成功,能夠激發更多同行對文物建筑保護的關注與研究,為傳承歷史文化貢獻力量。”
本項目負責人張衛海是一位杰出的檢測鑒定高級工程師,又是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在歷保建筑領域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本項目,他還負責上海工務局大樓、圣心醫院、體育大廈等知名項目,這些項目在業內備受矚目。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以專業的技術和熱愛的心態,助力歷保建筑修繕、傳承歷史文化,為老舊建筑注入新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他在建筑結構改造、橋梁隧道加固和災后建筑修復等領域獲也得了卓越成就,充分展現了一位頂級工程師的才華與能力。
(張衛海)
張衛海本科和碩士均就讀于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畢業后投身于既有建筑檢測加固事業中,早期工作主要涉及房屋質量檢測及結構設計,他參與了上海市“平改坡”設計,負責了同濟大學大禮堂、江灣體育場、人民廣場噴泉檢測等項目。在這些工程中,他承擔了大量的數據調研、現場勘查和現場技術服務等工作,成功將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工程中的解決方案,在處理結構疑難問題時展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為項目的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成長,張衛海成為建筑領域備受認可的杰出專業工程師。他組建并帶領“同濟加固”團隊,從房屋質量檢測、結構修繕設計,逐漸轉向包括檢測、設計、加固的一體化維修改造施工領域。近年張衛海團隊承擔了許多改造設計和修繕加固項目,依靠其技術、管理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出色的完成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其中知名工程項目有:華東醫院南樓修繕改造、國家電網上海世博會企業館緊急搶修、南京萬象天地拆改加固、揚州迎賓館鋼結構加固、西藏桑珠孜宗堡修復以及四川阿日扎普康寺佛塔加固等,并創造了多個行業“首例”的突破。其中,2007年揚州迎賓館項目開創了采用體外預應力技術對鋼結構梁進行加固的先例,相關論文在全國輕型鋼結構技術研討會上發表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2006年作為同濟大學駐項目代表,張衛海還參與了上海援藏的日喀則桑珠孜宗堡修復工程,在該項目中采用了碳纖維加固技術,成為高原高寒地區應用的首例;2017年,張衛海創造性的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技術,對四川阿日扎普康寺藏式佛塔進行了加固處理,解決了超高石木結構的承載力及抗震問題。
這些行業先例的突破和專業成就,凸顯了張衛海作為一位杰出工程師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卓越能力與對行業發展的熱忱。他敢于挑戰傳統觀念,勇于探索新的解決思路,他對行業前沿的技術進展有著濃厚的興趣,多年來配合同濟大學和行業協會進行了抗震阻尼器、特種加固混凝土、體外預應力等技術領域的研究與推廣。近兩年,他還專注于高延性混凝土、UHPC等高性能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為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為工程建設質量提升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張衛海的卓越表現使他多次受邀參與多個行業標準的編寫和審查工作,并擔任評審專家審查了許多高難度改造維修項目的技術方案。這些成就和榮譽充分展示了其在行業中的突出地位和影響力。
未來,張衛海及其團隊將繼續致力于為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他將繼續推動科技創新,探索優化工程設計、提高建筑質量的新方法。他的領導力和聰明才智將激勵更多的工程師們追隨他的腳步,共同為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相信在張衛海這些“建筑醫生”的引領下,我們的城市將迎來更多煥發新生命的歷史遺產建筑,同時也將迎來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