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陽市審計局勇于探索創新“巡審聯動”,推進“政治體檢”與“經濟體檢”有機結合、“巡”的權威性和“審”的專業性互補共融,巡借審力、審借巡勢、相互借力、同向發力,監督合力不斷匯聚,監督質效顯著提升,“1+1>2”的監督疊加效應充分彰顯。
堅持“四個注重”
最大深度統籌協調
南陽市審計局會同南陽市委巡察辦研究出臺《關于加強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暫行辦法》,建立健全巡察與審計信息溝通、力量統籌、配合聯動、線索移送、成果共享、紀律管理等協作機制,確保“巡審聯動”有章可循、運轉高效。
注重依法依規。在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框架內,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統分結合開展“巡審聯動”,分級分類管理雙方協同信息,加強保密管理,堅決維護巡察政治性、審計獨立性,增強巡審協同性、權威性。
注重聯絡聯動。巡審雙方各明確1個部門、1名分管領導、1名具體聯系人,以周例會為載體,做好日常信息溝通、協作事項辦理、重要情況通報、成果共享互用等相關事宜。建好用好巡察人才庫和審計人才庫,雙方人員相互入庫、統籌調配。
注重計劃銜接。年初,巡審雙方相互交換年度巡察和審計計劃意見,主動相互靠近,統籌確定巡察對象和審計項目,增強監督的精準度和穿透力,共畫“最大同心圓”。聯合確定合適的項目實施“巡審同步”,不能同步的,雙方互相交換信息、有的放矢、靶向巡審。
注重會商研判。定期組織巡審工作會商,相互通報有關情況、討論研究重大事項、協調解決突出問題、研判問題性質和責任界定,共同提出需提請、移交、建議紀檢監察機關協助、查處、開展綜合治理的有關事項。
推行“三種模式”
最大限度貫通協同
按照“能協同盡協同”原則,南陽市審計局靈活采用“三種模式”,破解“巡審力量不足、對象不同、周期不同、步調不一致、協同有盲區”等瓶頸,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凝聚合力。
先巡后審明方向。對于近期已完成巡察任務且存在財務管理混亂、項目經費支出不規范等突出問題的單位,巡察機構及時向審計機關通報有關情況,并提出優先審計建議。審計進駐前,巡察機構積極向審計組提供巡察反饋意見等資料,協助查閱巡察報告問題底稿,審計組進駐后直奔關鍵、有的放矢。
先審后巡聚焦點。對于近期已完成審計任務且問題突出的領域、單位,審計機關及時向巡察機構通報有關情況,為巡察提供重要支持。巡察進駐前,審計機關積極向巡察組提供審計報告、審計要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等,使其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制定巡察問題清單。
巡審同步強監督。對于監督對象重疊、檢查時間接近、上級和市委要求對相同領域、相同單位開展專項巡察、專項審計的,巡審及時溝通對接,優先安排同步巡審、專項巡審監督。今年以來,市本級68個審計項目中采用巡審同步方式的就有30個。
實施“六個統一”
最大程度巡審同步
南陽市審計局與南陽市委巡察辦在七屆南陽市委第五輪巡察中,首次探索“巡審同步”,安排6個審計組對市信訪局等10個被巡察單位開展預算執行和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審計,實施“六個統一”。
統一協調指導。搭建“議事臺”,成立巡審協調指導組,統籌巡審同步的工作協調、業務指導等,有效解決巡審“各自為戰”、銜接程序繁瑣、推進“疑難梗阻”等問題。針對暴露出的權力邊界不清晰、程序銜接不順暢、問題認定不一致等問題,指導組深入一線,下發《工作提醒》2期,督促共同學習對方業務規定和工作流程,解決具體問題25項。
統一動員進駐。全市巡察工作動員部署與審計動員部署會合并召開,巡審同步動員、同步培訓、同步進駐被巡審單位,雙方統一地點集中辦公、統一現場工作時間、統一食宿安排,同時撤離駐地,實現深度融合、實時溝通。
統一紀律管理。現場工作期間,巡察組、審計組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共同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封閉管理”要求和相關紀律規定。實行聯合黨支部書記負責制,巡察組組長、審計組組長“各帶各的兵”,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同時又共同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巡審協調指導組監督,有效保證團隊整體凝聚力、戰斗力。
統一工作協同。采取“一張需求清單、雙方聯合接收、各自按需分配”的形式調閱資料,需求重疊時,打好“時間差”有序查閱。巡審期間,原則上同步聽取被監督單位工作匯報、同步開展座談調研,避免重復聽、反復談、多頭問。經巡審協調指導組同意,也可“分頭行動、靈活作戰”,解決巡審側重不同、程序不同等問題。
統一信息共用。打破信息壁壘,巡審雙方及時共享、相互通報、相互印證各自發現的疑點及問題線索。巡察組重點通報通過信訪、談話、走訪等渠道發現的疑點以及需要核實財政財務、經濟運行等方面的問題,審計以此作為工作切入點。審計組重點通報重大政策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三公經費”、資金使用等方面問題和線索,巡察結合走訪調查,以此作為開展談話、詢問的切入點和有效支撐依據。
統一分析研判。巡察組、審計組堅持“周碰頭、周例會、周通報”制度,統籌把握巡審方向和進度,依照法律法規對各自建立的“問題清單”進行共同商議、分析研判、精準定性,剔除已經掌握或了結重復件、合并同一被反映人拆分件、減少無效問題線索。
突出“三個強化”
最大力度成果共用
將“兩股繩”擰成“一股勁”,就能增強抓好整改的合力,釋放出貫通協同監督效能。
強化報告質量。對照審核過的問題清單,巡審分別就對方需要的問題資料進行整理、補充,完善證據鏈條。巡察組、審計組撤離現場前,雙方組長作一次整體情況通報,對審計報告、巡察報告中的合理表述和精準定性進行研究完善,進一步提升報告質量。撤離現場后15日內,就有關問題事實認定、定性依據,相互通報最終意見。
強化問題整改。將問題整改情況納入“13710”督辦平臺、納入南陽市高質量發展目標績效考評體系,落實高效閉環督辦機制,在全市上下形成“不改不行、改慢不行、改不徹底不行”共識。巡審雙方分別把對方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納入各自監督范圍予以重點關注,巡察組將審計相關問題寫入巡察報告,審計機關將巡察指出的涉及經濟領域、審計方面的整改事項納入監督臺賬,凝聚整改合力。注重發揮巡察推動立行立改優勢,提升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時效。如,針對審計發現某單位部分公務加油卡使用異常,及時通報巡察組實地了解情況,在一天之內查實私車公養問題,2名責任人受到黨紀處分。針對審計反饋的某單位公房私占、租金過低問題,巡察組跟蹤督促清退被占公房24戶、追回拖欠租金,有效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成立聯合督導組,同步開展巡審整改“回頭看”,以點帶面開展專項整治、建章立制,達到系統性、區域性整改成效,做實“下半篇文章”。
強化成果共用。將巡審結果聯合報送紀檢監察、組織等有關部門,作為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對“巡審聯動”監督中發現的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共同進行專題調研,共同形成專題報告,聯合向黨委、政府報告,向有關部門通報情況,推動從根本上預防和解決突出問題,充分發揮“治已病、止欲病、防未病”作用。如,雙方共同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關于全市產業幫扶項目運營管理有關問題的情況報告》等專題報告,向有關部門提出市管院校和完全學校項目建設遺留問題的解決方案等專題建議。
實踐證明,南陽“巡審聯動”模式是推進審計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同的有益嘗試和探索,這一探索有效破解了“巡審力量不足、手段有限、巡察專業水平不夠、審計覆蓋面不寬”等問題,實現了“巡審貫通協同、力量匯集、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優勢互補、作用疊加”的目標,達到了“一減兩提三增強”的效果。“一減”即大大減輕了被巡審單位的迎檢負擔,被巡審單位普遍反映材料要的少了、集中開會、座談的次數也少了,按計劃干好本職工作的精力和勁頭更足了。“兩提”即提高了巡審工作效率、提升了發現問題的能力,巡的更深、審的更透、合力更強、威力更大。通過實時通報情況、信息共享共用,極大地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也發現了一批過去難以發現的問題,南陽市審計局在今年的“巡審同步”中,一次就向市紀委監委移送19條高質量的問題線索。“三增強”即增強了巡察的精準度、審計的威懾力、監督的實效性,一批一度難以整改的頑瘴痼疾得到了有效整改,更多財政資金、國有資產被追回,巡察、審計對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獨特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更加凸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