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包含“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是實現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前序路徑。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總規劃師,首鋼集團總建筑師吳晨長期關注綠色設計,在今年兩會上,他帶來了關于重視綠色設計,積極爭取氣候變化國際話語權的建議。
2020年12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首次將“綠色設計”寫入中央文件。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再次寫入“綠色設計”。
近三年來,各部委文件中“綠色設計”一詞已屢見不鮮,成為普遍共識。《中美關于在21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也寫入“綠色設計”。歐盟推出《綠色新政》,制定一系列綠色設計指南文件,將深刻影響出口歐洲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乃至所在園區。
微觀層面,綠色設計可以創造各類綠色產品、綠色建筑;中觀層面可以在大型工程、城市規劃、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社區方面發揮系統性優勢;宏觀層面,綠色設計有助于構建綠色生活方式、參與優化社會治理、服務地方戰略決策,從而實現對生產生活生態的統籌兼顧,達成綠色發展目標。
“決策前充分運用綠色設計手段,可以解決諸多不協調、不協同、不聯動帶來的問題。”吳晨告訴記者,綠色設計對實現雙碳目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央已開始重視綠色設計,但在實踐調研中,吳晨發現許多省市、行業還不清楚如何入手運用綠色設計、如何促進綠色設計發展。一是各領域開展戰略規劃時尚沒有充分應用綠色設計手段,綠色設計專業機構、專家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微觀層面,產品和建筑綠色設計已經有了一批標準和規范,但中觀和宏觀層面綠色設計尚未廣泛發揮作用,更缺少標準。二是雖然綠色設計已進入中國官方語境,但在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格局中,“綠色設計”尚未對增強中國話語權發揮作用。中國作為經濟體量大國和能源消費大國從源頭綠色設計入手實現節能減排就是對人類和地球的重大貢獻,這一認識需要進一步得到強化。三是歐盟《綠色新政》對產品制造及所在園區的諸多要求尚未被中國出口企業普遍了解,尚無應對之策。出口企業和所在園區迫切需要綠色設計專業指導。四是國內尚沒有可以展示中國綠色設計成就的載體場所,難以向世界直觀展示中國推動綠色發展的前端智慧和責任擔當。各地的綠色設計實踐未經發掘、提煉,無法形成強大的社會正向引領力量。
基于此,他帶來了幾項對策建議:
一是建議國家發改委引導各地發改部門充分運用綠色設計手段,統籌各方要素,深化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在區域綠色發展、生態城市規劃、綠色智慧建筑、數字智慧工廠、未來社區等領域加強綠色設計的綠色引領作用。通過建立總設計師制度、綠色設計專家委員會制度等增強各方前端綠色決策的能力。支持建立一批綠色設計研究機構、認定一批綠色設計專家、人才,形成支撐綠色發展的綠色設計力量。
二是建議市場監管總局支持參與編制綠色設計國際標準,聯合多國專業組織形成綠色設計系列標準。建議生態環境部在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機制會議時提議將“綠色設計”納入對話議題,進一步成為國際共識和工作組成。從而有助于更多中國企業和機構以綠色設計服務參與全球綠色發展、綠色一帶一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是建議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住建部加快與《歐洲綠色新政》相關機制展開對話,支持中國企業提升綠色化水平、增強低碳產品出口能力。建議住建部支持開展中外綠色建筑、綠色建材合作,促進共贏共建。進一步擴大綠色設計產品評定,支持建設一批地方性綠色設計協會組織、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級綠色設計中心,形成強大帶動力。
四是建議在北京市率先創建“國際綠色設計科技園區”,引入綠色設計代表性機構,展示中國綠色設計成就,開展國際綠色設計合作。鼓勵各地逐步建立一批綠色設計示范園區或者綠色設計展示館,樹立典型、楷模。(本報記者 王海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