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安寧東湖、寧湖畔,野生鳥類蹁躚聚集,一派生機盎然景象。攝影愛好者汪華最喜觀鳥,他說:“現在公園綠地、湖邊隨處都可以拍鳥,很多以前蹤跡難尋的珍稀鳥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現在的安寧,是一個非常安逸的城市。”
近年來,安寧市大力實施“公園城市”建設系列工程,提升改造林蔭路,逐步打造“市民—公園—城市”和諧宜居的人居生活樣本,出行“5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愿景觸手可及。
去年1月建成開放的城市中央公園,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安寧市東西向生態廊道及南北向景觀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有景觀湖、景觀臺地、棧道等,是一個自然生態、開放簡潔的現代公園。該公園與安寧東湖公園、安寧人民廣場、百花公園連成一線,共同形成城市中心區東西向的“安寧市城市中央公園群及綠廊”。
“城市公園”與“公園城市”不同。安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城市公園”中,公園是一個個孤島,“公園城市”則是覆蓋全市的大型系統,城市是從公園中“長”出來的一座座建筑,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園,而是把城市變成大公園。因此,在“公園城市”的建設中,安寧市突出公共性和開放性,積極引導城區臨街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拆圍透綠”工作,讓“關”在墻里的綠化景觀“走”出來,實現圍墻內綠色空間向社會開放、與市民共享。結合全市綠地系統現狀,安寧市融合口袋公園、林蔭路、城市快速通道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綠道建設,把公園、綠地、建筑等有機串聯在一起,使公共空間不斷豐富,市民游玩休憩地越來越多。
作為在全省率先提出“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縣(市)區,安寧對“公園城市”建設有著別樣的熱情。30多年前,有著“中國園林第一人”之稱的園林藝術大師陳從周,被安寧人的真誠所打動,拒絕到美國建造中國園林的邀請,來到安寧,用楠木建造了一座園林,取名“楠園”。這里既有蘇州古典園林的風格,又兼顧安寧的地貌、云南的山石和植物特色。2018年,安寧市政府投資3000余萬元,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楠園進行修繕,并提升改造百花公園、東湖公園、寧湖公園等公園內的綠化景觀、市政配套設施。
近年來,安寧市在已建成多個公園的基礎上,又籌措數億元,新建了包括城市中央公園在內的6個綜合公園及廣場。隨著公園數量的不斷增多,如今在安寧城區,鳥語花香已不是稀奇景觀,綠樹環蔭隨處可見,一處處新的城市景觀不斷涌現。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安寧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21%、綠地率39.1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1平方米。安寧市計劃2025年基本建成公園城市,2035年全市規劃公園總量達150個,全面建成高質量全域公園城市。
據介紹,安寧市將持續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優化綠地空間布局,為老百姓創造更加優美、整潔、宜居的生活環境。城園相融的空間布局正在加快構建,曾經稀缺的自然資源變得觸手可及,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美好生活場景在安寧不斷延伸擴展。(記者 趙書勇報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