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五華區以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鄉村振興、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為抓手,大力統籌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前云南省河長制辦公室公布的關于2022年度省級美麗河湖名單和州(市)獎補名單中,五華區的盤龍江(灃源路至霖雨橋段)、三多水庫、西北沙河水庫位列其中。取得“美麗河湖”建設的驕人成績,五華區也有自己的“美麗河湖”建設秘籍。
當云南省和昆明市吹響建設“美麗河湖”的號角,五華區就緊緊圍繞重要河湖庫渠實現“安全生態、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目標,把“美麗河湖”建設納入生態美、環境美、山水美、城市美、鄉村美的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同時,五華區結合轄區河流水系分布、河庫保護治理任務和水生態修復等規劃,進一步明確階段目標,將“美麗河湖”建設與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鄉村振興、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一起統籌,全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不斷提升全區河湖的防洪安全、生態安全,有效促進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實現人水和諧。
近年來,五華區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安全為本,以文化引領、共享共管為原則,明確分工,壓實責任,通過部門聯動,標本兼治開展系統治理,全面構建自然連通的河湖水網格局。
五華區結合轄區內的河湖實際情況,強化統籌,綜合科學施策,高質量協同推進河湖全流域綜合治理。同時,充分挖掘河湖水文化,并與城鄉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將“美麗河湖”建成傳承地方民俗風情的新節點、彰顯地方歷史文化的新載體,推動河湖大數據運用與管理,形成“智慧管水”“智慧治水”的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新局面。
盤龍江:全力構建立體水環境治理體系
盤龍江是昆明的母親河,它滋養了昆明這個四季如春的城市,更延續著城市中生生不息的文脈。這條在五華區內起于大花橋,止于得勝橋,全長11.4千米的綿延長河,沿途滋潤著紅云、蓮華、華山、護國4個街道辦事處。為讓昆明的母親河碧水長流,近年來,五華區全力構建立體水環境治理體系,在全市率先實施長蟲山、虛寧寺、小石巖等面山防洪滯蓄工程,實現雨洪調蓄總量8.5萬立方米,讓龍泉路“逢雨淹積水”問題成為過去式,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通過有效治理,五華區使盤龍江水質連續4年穩定在Ⅱ類,呈現碧水環繞春城的美麗景象。
2020年,五華區投資747.48萬元,對灃源路至翠龍橋段景觀實施深度改造。改造后的盤龍江河畔,行道樹枝繁葉茂,沿岸草地青翠欲滴,慢行步道的彩色路面與母親河依依相伴,河道流域內還點綴了多個水景觀公園,讓市民能盡享都市綠洲美景,讓母親河煥發勃勃生機。
三多水庫:構建物種豐富、結構完整、功能穩定的河道生態系統
位于五華區西翥街道三多社區東北的三多水庫,周邊群山環繞,清澈碧水靜靜在山間流淌,民眾更喜歡稱三多水庫為“翡翠谷”。三多水庫是沙朗河的源頭,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水庫水域面積13.8平方千米,美麗的庫區波光粼粼、一碧萬頃,水生植物搖曳生姿,構建出物種豐富、結構完整、功能穩定的河道生態系統。
生態興、水質清。為守護好三多水庫這一池碧水,自河(湖)長制實施以來,五華區進一步深化河(湖)長制,區、街道、社區三級河(湖)長主動參與治理。與此同時,五華區水務局積極履行主管部門的監管職責,相關責任單位認真完成水庫日常巡查管理,將水庫具體管理保護工作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全區不斷加強執法監管,深入開展水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實現水庫內無違法排污口,水面及沿岸垃圾日產日清。在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各級河(湖)長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三多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
西北沙河水庫:打造庫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庫環境
始建于1957年的西北沙河水庫,幾經修繕,于1958年3月竣工蓄水。水庫東西窄、南北長,是新運糧河的源頭,流水從山間出發,一路向西,奔涌入滇。現在,景色秀美的水庫已成為轎子山旅游專線與昆倘高速之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五華區通過實施西北沙河水庫水質改善工程、村莊雨污分流建設工程、村莊污水處理站建設等一批治理工程,有力促進西北沙河水庫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Ⅲ類。全區通過實施河(湖)長制,持續提升水庫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水平,打造庫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庫環境。
與此同時,圍繞源頭治理思路,五華區因地制宜對西北沙河水庫實施生態系統修復,構建水生動物群落,依靠植物的攔截、降解,有效凈化水庫上游來水,全面改善提升水庫水環境質量。如今,放眼望去,西北沙河水庫好似鑲嵌在五華轄區內一顆熠熠生輝的翡翠。(記者杜仲瑩報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