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滄市鳳慶縣以創建美麗縣城、園林城市、綠美城市為契機,按照“綠美、宜居、特色、韌性”的總要求,依托城市面山資源和河道水系資源優勢,開展面山生態修復、河流生態廊道和城市周邊村莊一體化建設,構建城市山水新格局,培育綠美城市新環境。
該縣本著“顯山露水”的理念,著力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突出保護優先、生態修復和產業配套,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采取引水上山、森林綠山、鮮花美山、色彩靚山、公園進山的方式,堅持造林與造景結合,綠化與增彩同步,做到“一山一品”。目前,完成13座城市面山整體規劃,建設完成太陽山、紅龜山、崇禎寺山、鳳山等以山為載體的城市公園6個,累計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9.2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5540萬元。
為充分利用好得天獨厚的水系資源,突出水系特色,編制了《鳳慶縣城市水系概念性規劃》,對城區內十八條河段進行概念性規劃,根據河流特點進行打造,切實將河道提升為生態景觀廊道。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地形風貌的基礎上,實施水體駁岸、跌水、假山置石等地形改造、水文聯通等工程,打造淺灘、沼澤、溪流、瀑布、開敞水面、河流片段等不同濕地景觀形態,構建潛流和表流濕地,并運用建立的水系形成水位差控制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保證水體循環。通過植物配置,形成陸地、沉水、浮水、挺水不同植物群落層次。結合濕地景觀形態,設置可供游憩的廊、橋、汀步等設施,使河道生態建設達到濕地景觀營建和休閑觀光娛樂雙重效果。目前,建成河畔公園6個,完成縣城南邊箐河、田心河、迎春河等7條河道綜合治理。
為有效解決城郊接合部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和人居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在尊重當地民族特色、風俗習慣,不破壞山水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圍繞垃圾污水治理、拆臨拆違、道路交通、風貌提升、村莊綠化等改造建設,穩步推進鳳慶城郊“二十一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構建政府、市場、住戶共建共治共管格局,堅持“功能布局城鎮化、設施配套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居住環境綠美化”的原則,實現城郊接合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公共基礎設施改善等有機結合,推進城郊一體化發展。目前,已完成禾家莊、前鋒、平村等5個自然村建設,正在建設改造立寬和田心自然村。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