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完成全市665處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的現場勘查工作,提升宜居品質,讓城市更有“韌性”。
據悉,為加快推進城市內澇安全預警監測系統項目建設,4月起,太原市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工作專班,細化責任分工,嚴卡時間節點,克服時間緊、分布廣、數量多等困難,深入車輛下穿通道、低洼地段、人行下穿通道、緩洪池、排洪渠、泵站、污水處理廠等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現場,對監測設備安裝點位展開實地勘查。通過對比安裝設計圖,因地制宜重新確定視頻監控、水位監測、聲光報警器等感知設備的最佳安裝位置,強化預警監測功能的實戰能力。共出動300余人次,歷經一個月時間的摸排和梳理,目前已完成所有點位的勘查工作,確定全市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665處,為推進城市內澇預警監測系統建設夯實數據基礎。
本次點位勘查工作,通過與各防汛部門密切協作、科學選址,對8類防汛場景進行全面排查,為項目建設夯實基礎。勘查中,工作人員發現,隨著排水管網改造、雨污分流、新建道路等工程陸續實施,城市部分易內澇、易積水點有所變動且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分布廣、數量多,需要根據防汛部門工作重點,重新明確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布設和設備安裝位置。同時,點位核實、確認、重新選址工作存在交叉性和復雜多變性,個別低洼路段、泵站等原設計點位由于工程改造解決了積水問題,需要防汛責任單位重新選址。此外,城市內澇預警監測點位責任產權調整變化較大,相關部門需再次重新確認。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