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9月13日,深圳市建設工程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觀摩活動在中建八局深圳機場南區國內轉運貨運樓項目順利舉行。
活動中,參會人員在深圳機場南區國內轉運貨運樓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深入施工現場實地了解項目作業情況,身臨其境體會到了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帶來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深圳機場南區國內轉運貨運樓項目是深圳機場“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物流基礎設施。該項目遵循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標準化、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五化”協同、融合創新。
在標準化層面,制定一次、二次結構套管定位直埋標準,實施管綜排布,有效解決了原設計中機電結構錯漏問題,減少后期結構開洞、補洞、建渣轉運等工作,實現資源節約、精益建造。在工業化層面,項目選用了裝配式建筑鋼框架結構,通過“工廠預制鋼構件+現場全螺栓拼接”方式進行鋼結構安裝,實現快速、高效、環保施工。在數字化層面,項目采用“BIM平臺+數字孿生技術”,對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進行技術把關和監督管理,推進現場施工可視化、過程管理數據化,實現工程建設高精度和高效率。在智能化層面,項目聚焦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鋼結構加工、二次結構施工、裝飾裝修施工等場景,綜合運用智能整平設備、自動上料設備、墻面打磨機器人、外墻噴涂設備、三維掃描儀等智能化機器設備,實現智能化技術集成應用。在綠色化層面,項目采用后置式太陽能光伏系統(BAPV),將光伏構件敷設在屋面,利用“光儲直柔技術”將光伏、儲能、直流配電系統、智能電器有機融合并構成一個整體來實現“柔性用能”,實現綠色低碳建造。
當前,深圳市作為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正以一系列舉措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工作。一是強化政策支持,發布實施《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確工作目標、細化責任分工,推動各項試點工作落實落地。二是加強技術創新,率先發布智能建造技術目錄,涵蓋七大版塊42項技術。發布第一批36項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其中8項列入住建部典型案例,21項列入廣東省范例。三是構建產業生態,發布第一批17家產業鏈企業名單,加快打造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重點發展模塊化智造、智能生產等六大特色產業鏈,發展壯大華為、騰訊、大疆、中集等跨界企業。四是促進成果轉化,發布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等標準規程26項,在編智能建造技術應用效果評價標準等標準規程7項。五是打造試點示范,遴選發布智能建造試點項目102個,其中7個為部省級試點項目。累計28條舉措納入全國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數量在全國試點城市中排名首位。
本次觀摩活動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寶安區人民政府、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寶安區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活動為行業同仁搭建了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了各界對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接下來,深圳將加快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積極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管理模式創新,促進數字化設計、智慧施工等關鍵技術攻關與推廣應用,加快發展住建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推動廣東乃至全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
歐樂電影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