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主題為“區域協同 鏈動未來”的黃河流域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暨建筑產業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
黃河流域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暨建筑產業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現場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多位專家學者、企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話黃河流域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共商建筑產業創新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方向,為助力“政策鏈、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五鏈”融通建言獻策。
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范志忠在致辭時介紹,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是自治區首批國家示范校、優質校和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大會,與社會各界共同研究發展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探索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構建黃河流域職業教育鏈和產業鏈相融合的命運發展共同體。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尤俊成表示,近年來,內蒙古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院校與地方產業鏈緊密對接,服務地方經濟能力顯著增強。本次會議是內蒙古加快構建職業教育區域發展布局體系的重要舉措,通過全面推進職業院校五大關鍵領域改革,推動職業教育向綜合技能提升轉變,服務支撐區域產業發展,為黃河流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鶴表示,產教融合是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他呼吁:一是希望黃河流域九省區高職院校主動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二是將生態文明理念和思想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各環節;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打造雙主體育人模式。
近年來,沿黃九省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入快車道。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內蒙古自治區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職教聯盟發布了《黃河流域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協作內蒙古共識》,明確各方在深化產教融合、創新育人機制、提升育人成效和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的相互聯動。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建筑人才隊伍不斷書寫著技能報國的華麗篇章。鑒于此,大會發布了《職業教育培育“大國工匠”建筑人才路徑》智庫報告,報告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編制,深入剖析了我國建筑業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圍繞行業轉型升級要義、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職責使命,提出了通過強化職業教育,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以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本次大會還舉行了“壩道工程醫院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分院”成立儀式。據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牛建剛介紹,該分院的特色技術重點體現在結構健康安全監測、“智能建造”與“美麗鄉村”、基礎設施韌性提升、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等方面。
作為“產科教融合”的創新平臺,壩道工程醫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倡導成立。王復明在作題為《“產科教融合”共享平臺的探索與實踐——壩道工程醫院》的主旨報告時介紹,壩道工程醫院搭建了“跨行業協同、產科教融合”的創新平臺,通過綜合足尺試驗場,集聚院士專家資源,為工程類“疑難急險”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推動人才培養與實踐相結合,受到行業廣泛重視。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人才,職業教育責無旁貸。在院士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發表了主題為“強化職業教育,加速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專題報告,他認為,建造“好房子”是建筑業發展的新使命,做好土木建筑職業教育是實現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建好房子”的基本支撐。
據悉,大會還設置了平行活動環節,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貴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區域合作室主任劉保奎、Delos全球副總裁趙杰等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雜志社戰略發展中心主任劉珊、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吳玉青、興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向廷、內蒙古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利國、內蒙古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佳等嘉賓,圍繞“職業教育改革與建筑產業升級:相互促進的雙輪驅動”主題展開討論,就職業教育改革如何助力建筑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進行交流。
本次活動是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下,由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主辦,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雜志社提供支持,中科晟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獨家贊助,旨在探討職業教育賦能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的策略和路徑。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