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強基固本。加強黨建引領,是凝聚鄉村治理共識的前提條件,是破解鄉村治理難題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唯有黨建引領才能強基固本。近年來,夏津縣香趙莊鎮南邢莊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黨風促孝善、以黨風帶民風,圍繞基層柔性化治理體系,打造“孝善治理”品牌,為鄉村治理提供堅實的內在支撐。
以孝善為根 ,筑治理之基
當前,“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體系毅然成為鄉村治理的主流,在此基礎上,南邢莊村立足村莊實際,在鄉村治理中引入文化治理的新思維。
在南邢莊村,村兩委干部圍繞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問題,定期開展“入戶民意大走訪”活動,了解群眾心聲和訴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村里每位黨員人手一本“家風家訓記錄本”,記錄自己的家風故事和參與村內公益活動。每月主題黨日,黨員干部都會亮“冊子”,曬“孝行”,以此來不斷引導黨員干部干好本職事、完成組織事、做好身邊事、管好家庭事、參與公益事。
在南邢莊村處處彰顯孝善文化,時時滲透“孝善治理”。村委會一樓的“幸福食堂”每周都會變著花樣給村里老人做免費午餐;村兩委每次都會準時為村內75周歲以上老人送去禮品和祝福;村里公益崗經常性到孤寡老人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他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聊天談心。
如今,南邢莊村已形成“干部帶頭踐孝德、黨員示范亮家風、群眾參與共治理”的良好局面,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園的群眾共識,共創和諧南邢的磅礴動力,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落實落細、見行見效。
以孝善為術,破治理之困
“文以潤心,化以助治。”南邢莊村以孝善文化作為化解治理之困的重要手段,以文化治理這一柔性治理之術,成功化解村內三十余起矛盾糾紛。
在村委會二樓東側,有個矛盾糾紛調解室,南邢莊村在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融于孝善文化,大大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另外,村內還成立了孝善文化志愿服務隊,主要承擔村內化解矛盾、教化鄉里的職能。該志愿服務隊以老支部書記任隊長,以本村“五老”人員為主力,利用他們在村里的威信,借助熟人關系網絡,參與村民們的糾紛調解。例如,南邢莊村出名的“和事佬”老支部書記—邢振奎,周邊幾個村里遇到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都會第一時間找他從中間調解,只要他一出面,基本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孝善文化藝術團是南邢莊群眾自發組織的一個志愿服務組織,成立的三年期間,由最初的幾個人壯大到現在的二十多人,建團伊始他們就把孝老愛親作為團的宗旨,堅持弘揚孝文化,宣傳正能量為己任。在南邢莊村,處處都有孝善文化藝術團志愿者們的身影,他們積極參到關愛弱勢群體、文藝演出等公益活動中,豐富群眾生活,如今這支志愿服務隊已經成為鄉村治理的志愿骨干力量,解決了群眾身邊的大事小事,提高了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以孝善為本,造治理之勢
在“孝善治理”的探索過程中,南邢莊村按照“子女盡孝、社會善助、政府引導、村民自治”的原則,把“鄉賢文化”與“孝善文化”有機結合,鼓勵愛心企業捐助善款,籌集包括恒信紡織、瑞鑫紡織等六家村里企業的捐款共計三萬余元,成立南邢莊村孝善基金會。通過舉辦“孝善生日宴”,讓村內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同時,對于不贍養的行為,孝善基金會也推出了光榮榜和負面清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通過實施“孝善基金”,既回饋了為村集體作貢獻的老人,也落實了子女對父母的贍養責任,搭建了企業、愛心人士和社會各界關心老人的平臺,培育了敬老愛老的鄉村新風尚。
此外,南邢莊村還充分發揮了輿論的引導作用。在南邢莊村孝善文化元素隨處可見,通過開設“孝道講堂”,宣揚孝道文化,充分發揮教化鄉民的引領作用,樹立社會的道德標桿。村莊連續三年舉辦“十大孝子”評選,積極向縣里推送“夏津好人”,營造愛老孝老的輿論氛圍,樹立孝老愛老的道德標桿。
在今天的南邢莊村,“孝善治理”品牌為香趙莊鎮鄉村治理注入“靈魂”。“孝”的觀念已經融入到了每個南邢莊群眾的精神世界,“善”的意識已經根植南邢莊群眾內心深處,全村群眾以孝為先,以善為榮,維護良好鄉風、家風和民風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共識。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