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預計,2024年一季度季節性地出現小陽春。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有下降;二、三線城市樓市呈現“以價換量”。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解讀稱:“2023年12月份,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漲有降;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擴大。”
2023年12月份,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漲有降。資料圖片
一線城市出現分化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環比來看,2023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11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價格持平,上海上漲0.2%,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0%、0.9%。從同比來看,2023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由11月份上漲0.3%轉為下降0.1%。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上漲1.7%、4.5%,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3.0%、3.6%。
在二手房方面,一線城市二手房房價仍然呈現全面下跌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1%,降幅比11月份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2%、0.6%、1.5%和1.1%。在同比方面,2023年1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5%,降幅比11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2.2%、3.4%、5.2%和3.1%。
值得一提的是,一線城市出現分化。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從一線城市來看,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有所體現。北京、上海的市場相對穩健,并且政策落地之后的效果相對明顯,尤其是上海新房的市場還保持了相對韌性,隨著外圍區域限購的放松,2024年1月份上海市場的復蘇節奏也會明顯加快。廣州、深圳的市場深度調整已經基本接近尾聲,隨著政策力度的進一步加強,預計也將在今年開春后迎來復蘇。
這背后是2023年12月份北京、上海出臺重磅新政。2023年12月14日,為了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上海接連優化房地產政策,包括優化普宅認定標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下限等,大幅降低了居民置業門檻和購房成本。比如,以北京新盤項目龍湖建工·九里熙宸為例,其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年底的新政降低了購房者資金成本,有一位復訪客戶之前受制于二套購房資質,首付資金存在較大缺口,故處于持續觀望的狀態。此次新政落地后,其首付門檻由此前的600萬元降至375萬元,新政復訪后即下定成交。”
京滬新政明顯提升了樓市的活躍度。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北京新房成交6106套,成交面積68.4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38.5%、36.7%,但是提升幅度小于9月“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后,同比增長15.2%、12.0%。上海方面,2023年12月份,上海新建住宅成交10478套,成交面積109.8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2.4%、6.5%,同比分別增長11.4%、11.4%。
不過,上海新政發布后,新盤去化仍然呈現冷熱不均的特征。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15日-2024年1月14日,上海新開盤項目有25個,其中浦開云璟、森蘭壹公館、中鐵·峯匯里、理想之地、浦發唐城二期及安瀾西郊·寬境6個項目在開盤當天售罄,綠城·沁蘭園、大華星曜、中國鐵建花語前灣及縵云上海4個項目去化率超過80%,另有多個項目開盤去化率不足50%,分化仍較為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伊始,上海再次定向放松了人才限購政策。1月13日,上海青浦新城、奉賢新城先后出臺人才安居新政,優化人才購房門檻。此次新政降低非滬籍人才社保或個稅年限要求,從過去的5年縮短至3年,同時將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
“此次新政發布后的第二天,就有購房者到售樓部現場咨詢人才購房的政策。周末兩天也有不少客戶來電咨詢,這樣的政策出來后肯定會有一波購買力釋放出來。”上海保利建發印象青城置業顧問如是說。
二、三線城市樓市“以價換量”
從環比來看,2023年12月份,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4%、0.5%,降幅比11月份均擴大0.1個百分點。從同比來看,2023年12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1%,漲幅比11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11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
在二手房方面,從環比來看,2023年12月份,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8%,降幅比11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8%,降幅與11月份相同。從同比來看,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4.0%、4.2%,降幅比11月份分別擴大0.4和0.3個百分點。
分城市來看,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2023年12月份,新房房價指數環比漲幅最大的五個城市為西安、太原、石家莊、西寧、上海;而從同比漲幅數據看,成都、上海、西安、三亞和長沙的房價指數要比較強,這和實際感受是一致的。”
“從二線城市來看,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市場相對更為穩定,房價的調整幅度相對較小。更多二線城市‘以價換量’現象明顯,尤其是不少房企在去年年底加速存貨去化速度,在房價層面有了更多調整空間,帶動房價進一步向下調整。從二手房市場來看,二、三線城市降幅保持了相同節奏,鄭州、武漢、南京、廈門等地的二手房受新房價格調整影響,加之二手房掛牌量不斷增多,導致房價下行壓力增大,這一趨勢預計還將在2024年一季度持續。”張波表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整體來看,2023年12月份,70個城市中,有62個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出現下調;在二手房方面,70個城市全面下調,這也是累計連續2個月房價全線普跌。雖然2023年12月份出臺了新政,但政策影響有望逐漸在2024年出現。
2024年有望再現“小陽春”
回顧2023年,張大偉總結稱:“從2023年一季度的疫情后市場普漲,到二季度市場逐漸企穩,下半年樓市進入了明顯的調整周期。中央明確針對房地產定調‘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9月份以來一線城市全面優化樓市政策力促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各種政策環境除了一線城市及少數二線城市,已經進入歷史最寬松階段。”
“增信心、防風險、促轉型依然是未來政策的方向。去年12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政策的積極定調,隨后住建部、發改委等多部委均釋放信號,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也相繼出臺政策,市場在2024年一季度出現小陽春的可能性很大。不過,樓市的需求、購房者的收入和信心都需要一定時間恢復,還在見底過程中,房地產市場可能在2024年上半年逐漸企穩。”張大偉補充說。
嚴躍進預計,從目前來看,房價指數還在調整,總體上還在下跌,也說明基于供求關系和房企經營情況做出深刻調整,也有助于降低購房成本和加快資金回籠,各地需要因勢利導引導購房需求釋放。從趨勢方面來看,2024年房價指數會呈現“先降后升”的良好態勢,說明房價指數回穩向好的趨勢不變。
展望2024年,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2024年一季度季節性地出現小陽春,但力度上要比2023年一季度弱很多。由于基本面相比當前并未明顯改觀,加上紓困政策已經見頂、效果明顯收窄,預計2024年一季度房價繼續在低位徘徊,可能繼續出現陰跌,由于傳統銷售旺季支撐,短期內出現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好消息是穩增長重回經濟重心,穩經濟、穩預期的政策措施會增加投放,對房價的利好將在二季度及以后體現。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