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發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雙雙下降10個基點。這是LPR年內第二次下降,將進一步降低企業、居民融資成本,有望提振消費和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先后發布3個公告: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7%;適當減免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質押品,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1年期LPR降至3.35%,5年期以上LPR降至3.85%,均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
這一系列操作影響了金融市場從短期到中長期的利率走勢。中國人民銀行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點降息?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0%,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所增多,特別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降息可以刺激投資和消費潛力,此次中國人民銀行的降息舉措,傳遞出穩增長、促發展的政策信號。
降息降的是貸款利息,也就是融資成本。融資成本的變化可以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決策,更關系著百姓的錢袋子和消費能力。
以房貸利率為例,6月全國平均新發放房貸利率為3.45%,同比下降66個基點,處于歷史最低水平。此次LPR下降或將引導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
對存量房貸借款人而言,也能享受LPR下降帶來的好處,自重定價日后利息負擔會有所減輕。今年以來5年期以上LPR已累計下降35個基點,按房貸本金100萬元、30年期、等額本息估算,每月可節省利息支出約200元,利息總額可節省超過7萬元。
22日的一系列操作中,還有一個變化引人關注。
7天期逆回購操作不再采用價格招標,其利率直接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成為主要政策利率,利率傳導機制改革的信號明顯。
近年來,實際貸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降幅,這說明部分金融機構的報價利率“不實在”,明顯偏離實際最優惠客戶利率。糾正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
22日,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10個基點,隨后報出的LPR迅速作出反應,跟隨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同幅調整。可見,LPR報價已轉向更多參考短期政策利率,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在持續顯效。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