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門庭婷)8月29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以“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中展示我國建筑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為核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工程案例等,彰顯建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市場管理處處長孟海亮、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勘察設計管理處處長陳翯、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服貿專班項目總經理劉云雪等出席并介紹了相關籌備工作進展。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展會平臺。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作為服貿會九大專題之一,由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共同主辦,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將于9月12日至16日在首鋼園區13號館舉辦。
本屆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匯聚了國際國內建筑行業龍頭企業,其中線下參展企業 123 家,線上參展商多達 229 家,涵蓋了設計、施工、咨詢、監理、開發企業以及中介機構、科技服務、科研院所、商(學、協)會等單位,其中世界 500 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占比達 54%。
服貿會期間,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緊緊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以建筑領域智能建造技術與工業化協同發展為脈絡,充分展示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等智能化手段在推動城市建設創新應用、智慧工地建設管理、智慧服務型商業地產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全面呈現建筑安全、健康、宜居、便利、節約性能等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以展覽展示、成果發布、貿易簽約、沙龍邊會以及宣傳推介等系列活動生動詮釋首都住建領域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以務實行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決心。展區劃分行業展和企業展兩大區域。行業展設置新質生產力展區和AI專區,匯集國際國內行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最新發展成果。企業展由20余家大型參展機構分別設立線下獨立展位,還在館外設置了華為全屋智能——人車家戶外展區,展覽面積總計約5000平方米,全面展示建筑服務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
本次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有五大亮點,值得期待。
亮點一:向“新”而行,以城市更新為牽引,開展“四好”建設,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日前,國務院發布《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城市更新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承載著保護歷史記憶與激發現代活力的雙重使命。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城市更新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與高度。通過科技創新、數字化管理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入,城市更新不僅實現了物質空間的優化重構,更在文化傳承、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侗本┦谐鞘懈聴l例》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后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緊鑼密鼓推動相關配套文件的陸續出臺,為北京市城市更新更多精品示范項目落地持續提供政策支持。本次專題展上,我們能看到,首鋼搬遷后的老工業園區更新項目、景德鎮河東老城現代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更新項目等,這些工業遺產承載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變革,記載著城市的歷史。帶保護的更新,就是對時代記憶的尊重。2024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不僅為北京增添了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也為北京老城的整體保護和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新的契機。本次專題展中的北京中軸線風貌管控設計成果展示將帶著大家見證北京城的演繹歷程,感受北京城市風貌的傳承與發展。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部分獲獎作品將亮相本次專題展,直觀展示首都建筑行業“四好”建設成果。西城區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樺皮廠胡同8號樓,采用新型建筑工業化建造技術,通過在設計階段優化戶型設計,完善建筑功能,提升用戶的居住體驗,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了讓老房子快速變成“好房子”的心愿。
亮點二:用“新”筑造,以智能建造賦能建筑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發展要求下,建筑業與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節能技術亟需深度融合。迫切需要通過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集成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推動發展建筑業新質生產力。本次專題展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全面展示其深度融合智慧工地、BIM應用及施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實踐經驗。如核島智能建造平臺、智能無人駕駛塔機、智能換刀機器人、外墻智能噴涂機器人、測量機器人、AI智能巡查設備、壓實度快速檢測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不僅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還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展現了建筑業智能化轉型的新面貌。
亮點三:以“新”賦能、深化改革,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努力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貢獻。
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的深度融合,智能建造、綠色建造、裝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應運而生,引領建筑產業邁向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維護的新階段。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需要政府繼續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作用,更需要企業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本次專題展將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臺、“造樓機”等,以及采用模塊化建造方式,通過現代化、模塊化、裝配式的生產方式,大幅減少現場施工人員,大幅縮短現場施工工期,加快工程建設速度,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北京門頭溝沿河口村異地安置項目、樺皮廠胡同8號樓等新型工業化項目。隨著新質生產力的持續注入,建筑工業化將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建設符合時代和人民需要的高品質建筑、好房子奠定堅實基礎。
亮點四:以“新”促綠,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建筑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推進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新型建材、生態修復、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筑光伏、風力發電等領域科技創新。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為北京市加快推進建筑領域綠色發展、實現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也為建筑綠色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動力。本次專題展展示了一系列超低能耗建筑,如零海拔屋、零碳智慧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全國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近零碳”示范的世界級公共活力空間等;展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施工技術,如基坑氣膜技術(防塵降噪、節能環保、節省工期、零投訴)、無人塔機、AI應用技術、不動火防水施工工藝等,彰顯建筑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
亮點五:以新提質強動能,共建共享提效能,持續推進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氣象一新,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在千年運河之畔,揚起民族文化之帆;北京通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表達了人與環境如何能共生共美共情的最終目標;北京環球影城諾金度假酒店項目設計尊重自然和地域文化,樹立傳統文化自信;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使“云上雄安”在眼前鋪展;雄安新區郊野公園、河北雄安綠博園等建設助力提升城市形象;雄安·金湖未來城、雄安容和德輝學校等民生建筑項目,使雄安更加宜業宜居。本次服貿會,我們將設置京津冀協同發展設計成果專題展,大興國際機場、雄安城際、東六環入地、軌道交通22號線、廠通橋道路建設等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工程建設重大成果也會在展區一一亮相。
9月12日下午14時,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中國建科亞太信息院《施工技術》雜志社,將在首鋼園區緩沖間002會議室舉辦以“新質生產力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莊惟敏院士、杜修力院士和10余位行業大咖,為建筑行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建言獻策。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