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線城市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也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向世人展現著科技創新屢結碩果和厚植沃土聚人才的強勁活力。在明媚的陽光里走進廣州市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氣勢磅礴的大廈,徐利成微笑著向我們迎來。和無數精英一樣,他將自己為之奮斗的巖土工程研究事業扎根在這片美輪美奐的土地上。多年來,這位中山大學構造地質學專業碩士畢業的高材生滿懷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之心,在對巖土工程,特別是城市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評估及 BIM 信息化等技術賽道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廣州市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承擔公路工程勘察設計、市政工程勘察設計、工程咨詢和設計咨詢(施工圖審查)、安全技術評價、交通規劃、交通治理方案、市政工程監測檢測等全方位的業務,在中國的交通設計圈里名列前茅。徐利成作為安全評估所所長,是院里當之無愧的技術骨干,在無數重點項目中肩挑大梁。其中最亮眼的成就當屬他承擔的《基于電磁法及彈性波法聯合分析的地下溶洞勘探技術》項目獲得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殊榮。在他的另一個獲獎項目——重大民生工程《九龍大道與廣汕路口改造工程》中,他完美攻克了施工環境復雜、交通流量大等多方面困難,該項目在施工完成后徹底解決了當地交通擁堵問題,為廣州連接惠州、汕頭、廈門等城市打開了交通瓶頸,在業界佳話頻傳。
在對巖土工程進行研究與應用的實戰中,徐利成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憑借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力,取得了碩果累累,并將其付諸筆端,讓眾多同行讀后不禁贊不絕口。而就在2023年12月出刊的《城市勘測》雜志上,他發表了文章《基于巖土工程勘察的智慧數據管理與分析系統》,再次引發業界熱烈關注。他針對在信息化勘察建設的過程中,多源異構的存儲和時空異步的數據處理,使得勘察數據往往成為數據孤島、很難做出準確評估和預測的業界難題,潛心研究并采用了移動互聯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和GIS自動繪制等前沿技術構建了一款集成多源異構數據管理、工程數據可視化、柱狀圖生成等模塊的智慧數據管理系統,顯著提升了巖土工程的數據采集、處理與可視化效率。這篇文章的成果對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智慧勘察領域具有極高學術價值,以精妙的學術之力被譽為“打通遠程場景下數據堵塞和自動分析的利器”。
巖土工程與民生息息相關,徐利成深知“創新引領巖土工程可持續發展是新時代巖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為此,他積極奔赴在賦能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為美麗城市的建設擘畫出更精彩的畫卷。(康 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