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公司訂單量不錯,接到2024年年底了,估計跟我們前不久奪得省賽冠軍有關,名氣在業(yè)內(nèi)再次打響,哈哈……”37歲的漳州翔通寶達建材有限公司檢測員林龍溪打趣道。
作為一名從事混凝土實驗工作13年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檢測員,不久前,他作為漳州代表隊隊長,帶隊參加在福州舉辦的首屆福建省住建系統(tǒng)檢測員(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崗位技能競賽,摘得團體賽一等獎。林龍溪個人還榮獲全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檢測員(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shù)能手”和“福建金牌工匠”稱號。
他白凈斯文的面龐下,有著與年齡樣貌截然相反的粗糙雙手。“這是每天‘抓沙子’留下了后遺癥。”他俏皮地回答。2010年,林龍溪大學畢業(yè)后,在朋友引薦下,進入漳州翔通寶達建材有限公司,開始從事與水泥打交道的職業(yè)生涯。
“剛來的時候,我對這項專業(yè)技術(shù)極高的工作完全是個門外漢,很慌很焦慮,時刻都在打退堂鼓。”林龍溪在老師傅的帶領下,認真學、仔細聽、詳細記、不懂問,三個月的實習期后,他在師傅的肯定下,開始獨立操作。
第一次單干,林龍溪終生難忘。“原本已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的數(shù)據(jù)參數(shù),一站到臺前,我慌到頭腦一片空白。”林龍溪深呼一口氣,默默給自己打氣:“不怕不亂,就當做平時操作一樣。”
冷靜下來的林龍溪按照師傅平時手把手教的內(nèi)容,不緊不慢地操作,最后成功完成任務。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他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了這份特別的工作。
混凝土看似離普通人很遠,可大家的生活都離不開混凝土。“無論是樓房、商場等建筑,還是馬路、橋梁等路面,我們居住工作娛樂等場所,說白了,都是由混凝土構(gòu)成的。”林龍溪笑著說,這看似普通的建筑材料,背后卻有著高深的技術(shù)門檻。
“攪拌混凝土是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砂、石子、水(必要時摻入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jīng)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yǎng)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林龍溪介紹,砂子含水量會影響混凝土質(zhì)量,砂子含水量大,影響混凝土強度;含水量少,混凝土的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等很難得到保證。“砂子的含水量如何?我用手抓一抓、捏一捏就知道了。”這是林龍溪13年來上萬次操作打下的基本功。
由于工作業(yè)務突出,公司安排林龍溪參加去年9月舉行的漳州市首屆住建系統(tǒng)檢測員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崗位技能競賽。他代表公司帶領團隊從原材料的選取、試驗、分析,再到試驗試配,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最終榮獲競賽團體一等獎。
參加首屆省賽,林龍溪再次不負眾望,技壓群雄,帶領團隊從24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團體一等獎。“這么多來自全省各地的行業(yè)翹楚同臺競爭,比賽十分激烈,能獲得這項榮譽很驚喜!”林龍溪說。
“在一個行業(yè)深耕,就是要把它做透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檢測員就好比一名廚師,一堆原材料,你要如何把它制作成一道最美味的佳肴,需要不斷實踐,也需要研究思考。”林龍溪說,和廚師相比,他們沒有試錯的機會,必須一步到位,否則就有造成質(zhì)量安全隱患的風險。林龍溪坦言,做一行愛一行,他將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到最好。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