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是一門旨在通過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增強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學科。建筑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作用的產物,其向人們展現著深刻的藝術精神內涵與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對于學生藝術表現力、審美鑒賞力等的培養具有獨特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有機整合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推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可見,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其與建筑文化的融合是推進教育改革發展,落實全員、全學科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的融合路徑。
一、豐富教學內容,拓寬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廣度
豐富教學內容,拓寬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廣度,是推動高校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當前,部分美術教師仍將教科書作為主要教學依據,課堂教學內容存在來源單一、更新滯后的問題。因此,教師應挖掘建筑文化中更多優勢和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拓寬融合的廣度,給予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更多的選擇空間。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組織美術學及建筑學領域的專家、名師等來校開展研討會、座談會,為美術教師提供深入了解美術學相關理論、建筑文化的機會和平臺,推進美術教師與專業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對話,深刻感受建筑文化與美術教育的緊密聯系,學習建筑文化與美術教育融合的技巧,并結合學生特點、教學條件、自身優勢等引入更多貼近現實生活、利于學生理解、滿足教學要求的社會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自主閱讀美術學、建筑學相關文獻、書籍等,感受美學形態的多樣性,深入挖掘建筑文化中的美術教育元素,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美學素養的提升。綜合來看,教師提升專業能力、整合教育資源能夠助力教學內容的豐富,推動建筑文化與美術教育的融合。
二、創新教學活動,增強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深度
創新教學活動,增強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深度,是推動高校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傳統教學模式下,美術教育教學空間多局限在課堂,教學活動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要切實推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教師要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創新教學活動,促使靜態的建筑“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美術教育質量。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美術博物館、工作坊等實踐場所,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建筑美學,如室內空間的布置、建筑立面的裝飾等,深刻理解美的多樣性,并將建筑文化納入美術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建筑設計大賽,號召全校學生積極參與,提高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美術基本原理與建筑設計相結合,充分發揮創新和實踐能力,從空間、結構、表皮、光影等不同層面呈現建筑之美,彰顯出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的深度融合成效。
三、改進教學方法,強化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精度
改進教學方法,強化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精度,是推動高校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選擇適宜學生發展、滿足教學要求的方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提高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育人的精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課后訪談等方式,把握學生對建筑文化、美術知識及二者在現實生活中的聯系與應用等的認知程度,從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方案,把握課程融合的重點,提升課程融合育人的實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法,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微表情、肢體動作等,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獲悉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進而針對性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發展;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為其提供一對一指導,確保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得以解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四、加強環境建設,提升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溫度
加強環境建設,提升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溫度,是推動高校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校園環境建設涉及建筑材料的選擇、建筑朝向的確定等,與建筑文化息息相關,加強環境建設能夠美化校園,發揮環境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與校園文化墻設計,將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參與校園環境建設的同時提升團結協作能力,感受融合育人的溫度。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教室設計讀書角,讓學生兼顧建筑格局美觀和建筑空間實用,發揮創新精神,產出創新設計,并通過評選給予優秀學生獎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的融合不僅僅是新時代多學科協同育人的要求,更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手段,其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深入學生對美的感受和認識,加強學生對建筑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校要積極探索美術教育與建筑文化融合的實踐路徑,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育質量,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作者系渭南師范學院傳媒學院副教授張鴿舞;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基于課程思政的主題式藝術創作與傳播教學研究” 編號:SGH23Y2615 的研究成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