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入夜,“杭州大會展中心”銘牌在現場被點亮,這個杭州標志性建筑離建成投用越來越近。杭州市臨空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會展中心建設團隊的成員們正向大會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項目2024年9月“建成即投用”的目標邁進。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團隊是如何從“創業”走向“創新”、從“立身入世”走向“持續發展”?
深植創業基因
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
2020年5月,大會展中心開啟籌備,同年9月,杭州市會展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構成了團隊的初創成員,“負責的項目需當年謀劃、當年啟動、當年開工,這意味著方案設計、資金籌措、機制建立、土地報批、工程招標等工作都要同步進行,而當時我們只有15個人。”項目負責人蔡宏偉說,伴隨著公司成立,大會展中心一期項目建設指揮部旋即誕生。
2020年12月,大會展中心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打下“第一樁”。
大會展中心一期項目的開工,并不是掛一塊“開工”的橫幅,打下一樁就算開始了,而是實質性開工。“從樁基、結構到主體施工,需要無縫銜接。大型公建項目需要幾十甚至上百人用兩到三年時間才能完成。”在蔡宏偉看來,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跑出這樣的速度,人員的專業程度與敢闖敢拼的勁兒,不可或缺。
幾天前,大會展中心一期項目110千伏專用變壓器完成正式驗收,這讓團隊的初創成員陳驍倍感振奮。去年6月,他負責統籌建設的大會展中心110千伏專變外線及倉北外線工程正式開工,不到2個月時間,變電站就開啟了主體施工,比原計劃提前了3個月。
夯實攻堅精神
打造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隊伍
走過初創期,團隊開始將目光投向對人才的管理。
“一支有精神、有能力、有態度的‘三有’干部職工隊伍,是團隊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源。”蔡宏偉表示,去年,團隊引進各類專業人才31人,完成中層干部外部選聘4人,內部提拔5人,技術職能序列晉級20人。這些公司的中堅力量,為大會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項目的建設,注入了強有力的動能。
自2020年立項啟動,大會展中心涉及各式各樣非常規類型的業主自行招標項目、成百上千的無價材料詢價認價工作,如何在沒有參考案例的局面下,滿足降本增效的建設要求?參與成本概算的團隊成員謝小青感觸很深:“就像是用一把沒有刻度的尺去衡量長度,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謝小青說,要想用這把成本控制的“尺”量得精確,唯有跑得勤、出奇招,對于非常規的自行招標項目,要找到借鑒案例,如大海撈針;還有一些特殊建材,沒有參考價,屬于無價材料。比如,大會展中心一片屋頂由3300多塊碲化鎘光伏玻璃組成,總面積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能夠生產的廠家鳳毛麟角,如此大面積的使用,在浙江鮮有先例。
截至目前,謝小青所在的成本攻堅組已完成大會展中心電梯、空調、弱電智能化、變配電、智慧場館等10余項招標,同時完成大會展中心地下室、地上主體結構、鋼結構等12個專項預算審核,數十項無價材料詢價工作。
另一頭,為了保證精裝修效果和設計圖盡可能接近,選擇各個區域不同石材花費了李文星和同事很大精力。“設計院不停地送樣,我們拿到現場反復比對。”李文星說,光是初篩材料就鋪滿了整個辦公室,最終共確定了兩三百種材料,花了足足9個月時間。
完善選材機制
培育高素養勞動者隊伍
隨著大會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項目建設步入正軌,在人才興企的思路下,團隊逐步匯聚起一批高水平人才,平均年齡只有33歲。從15人到87人,如何凝聚人才、發展人才、留住人才成了蔡宏偉幸福的煩惱。團隊給出的答案是,給員工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有力的保障。
承襲臨空建投集團的校招、社招品牌“星火計劃”和“薪火計劃”,為不同人才建立一整套的培養路徑與創新試行差額晉級路徑,拓寬員工晉升空間路徑,成立“求真務實”四大社團,積極傳播企業價值觀,并提升公司員工福利保障水平。
同時團隊還在內部“造材”,積極爭取榮譽。去年隊伍內累計獲得市級個人榮譽1項、市級集體榮譽5項,集團系統內部個人榮譽8項,集體榮譽3項;支持指導員工成功評選各類人才,其中杭州市D類人才1名、杭州市E類人才5名、蕭山區F類人才12名。(鐘 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