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建筑領域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各式各樣的高樓拔地而起,建筑密度越來越大,尤其是許多一線城市樓市逐漸趨于飽和。在這種境遇下,既有建筑改造成為新的潮流。既有建筑改造,一方面能夠實現對老舊建筑的整修、維護,在保護原有建筑、街坊風貌的基礎上提高建筑性能,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能夠通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低能耗的建筑材料等在為建筑增加多種新功能的基礎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同時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然而,既有建筑改造需要通過大數據精密的運算,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進行可行性分析,把握建筑改造的各個環節,推動建筑改造的順利實施。因此,本文基于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探討既有建筑改造的策略要求,以期為既有建筑改造提供理論參考。
一、延續風貌,因地制宜
延續風貌,因地制宜,是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基本原則。建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周邊環境相互融合。既有建筑改造既要進行創新,也要契合城市整體規劃。例如,北京舊城區居住建筑以四合院為主,由磚木、泥土等材料筑成,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建筑年久失修,出現自然老化、破敗的現象。為保護承載豐富建筑文化、彰顯渾厚建筑藝術的四合院建筑,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基于現代技術迅猛發展的現實,已經出臺了一些保護和改造政策。具體來看,對于一些需要修繕保護的破敗建筑,需要遵循維護北京城市的整體格局、延續北京城市傳統風貌的基本原則進行因地制宜的改造,采取拆舊建新的方式來實現建筑的再生,推進既有建筑與周圍建筑、周邊環境的有機融合。建筑改造人員依托互聯網技術,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對建筑材料質量進行檢測,對人流、車流等周邊環境承載力進行計算,據此制定較為精確、恰當的改造計劃,滿足城市建筑改造要求,保障改造過程順利進行。
二、實用美觀,功能多樣
實用美觀,功能多樣,是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核心內容。既有建筑進行改造的一大因素是單一化的功能空間難以滿足多樣化的使用要求。因此,對建筑空間進行改造重組,促進功能的多樣性,是既有建筑改造的重點;同時,既有建筑改造要在實用的基礎上注重美學設計,給人們提供視覺享受,讓人們產生走進建筑空間的強烈欲望。例如,商業街區建筑改造更強調現代、潮流,符合年輕人的追求,能夠吸引大量年輕人駐足消費。建筑改造人員可以基于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分析年輕群體喜愛的潮流元素,調研商業街區人流量,深入分析商業街區店鋪風格與人流量二者之間的關系指數,從而把握建筑改造方向,確保建筑改造更加符合社會現代化發展趨勢,為提高店鋪經濟效益提供支持。此外,在功能方面,建筑改造能夠打破原有的建筑空間,實現功能的再分配。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能夠基于建筑空間的各項數據,明確改造計劃實施的可行性,不斷優化設計方案,保證改造工程的順利開展。
三、安全至上,規范先行
安全至上,規范先行,是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必然要求。中國素來將人民安全放在首位,建筑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對此,國家專門出臺了許多建筑行業規范加以約束與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建筑設計規范、建筑實施規范、建筑改造規范等。既有建筑改造包含結構、設備的節能改造,以及綠色改造等多方面內容,在改造過程中,建筑改造人員要明確改造內容,遵循建筑改造規范,使建筑改造合理合法。以消防安全為例,既有建筑改造后,如果改造后建筑的消防車道承載力、登高場地承載力等超出消防疏散承載能力,可以利用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計算建筑消防相關數據,通過設置室外疏散鋼梯等措施加以解決,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性。此外,還要關注建筑本身在改造后的結構荷載安全以及抗震性能是否達標。一般來說,既有建筑在改造后使用荷載會增加,而抗震性能會減弱,這就導致人們的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脅。因此,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進行荷載能力的運算,并依據改造方案分析改造建筑結構是否需要進行加固,從而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
四、綠色環保,理念創新
綠色環保,理念創新,是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中心思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劣等問題日益嚴重,綠色環保理念強調遵循以人為本原則,節能減排,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綠色環保理念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應用不僅是時代發展的政策要求,而且是人們生態文明素養提升的重要表現。例如,將高校工廠建筑改造為大學生實踐基地,一方面,建筑改造人員可以對墻面、外門窗等外圍結構進行節能改造,通過增加天窗等措施,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來判斷天窗的開啟方向、角度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能力,使建筑在滿足居住者使用需要的同時,降低建筑耗能負荷;另一方面,建筑改造人員可以通過對照明、空調、供熱等建筑設備進行節能改造,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來分析自然通風的效果等,應用低耗能設備,提高建筑用能效率。此外,建筑改造人員還可以通過對工廠建筑外觀的修復以及內部的裝飾進行節能改造。例如,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計算不同建筑材料的耗能情況,從而選擇適宜的材料加以改造。
五、經濟可行,成本可控
經濟可行,成本可控,是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現實條件。既有建筑改造不僅受到技術水平、行業規范等的影響,而且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既有建筑改造涉及政府主管部門、社會企業單位、建筑物產權單位、業主和相關服務單位等多方主體,投資與利益關系錯綜復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導致建筑改造成本大幅提升。因此,在既有建筑改造前,首先要理清相關利益主體,多措并舉使建筑改造各個環節提質增效,確保建筑改造成本可控。具體來看,建筑改造人員可以借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對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例如,依托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能夠更高效地確定建筑材料類型、數量等,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費和施工周期的延長,使建筑改造經濟可行、成本可控;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能夠幫助建筑改造人員對比不同節能技術下的經濟效益,從而選擇同等經濟成本下更優的技術手段,提高投資效益。
大數據迅猛發展的今天,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中來提升工作的效率,使企業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在建筑領域中,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對于建筑的設計、改造、施工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以既有建筑改造為例,基于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的整理、運算以及分析,能夠確定改造實施的范圍、時間及成本等,優化建筑改造管理,使建筑改造過程有序、合理、規范,還能夠對建筑改造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及時規避風險,并制定應急預案,保障建筑改造的順利實施。基于此,相關主體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基于概率統計與分析模型進行既有建筑改造,使改造更加精準化、智能化,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同時促進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
(作者蔣磊系武漢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