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茜
在網頁輸入“佐仲佑”“劉媛”等關鍵字,并沒有發現太多相關詞條。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劉媛時,她莞兒一笑,淡定且從容。她說她不急于打造個人IP是更注重內在的積累和實力的提升,不過分追求外在的認可和關注。
過去的5年,劉媛正是秉持這種態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不斷研究和探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同時帶領佐仲佑在設計行業一路高歌前行。
與在打造個人IP方面的“低調”截然不同的是,劉媛對自我的要求非常“高調”,熱情豪爽、執行力強、勇于試錯、不停前進……這是3個多小時對話下來,她給我的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它提醒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經歷,享受每一段過程。”劉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
每個人生層級都有導師指引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劉媛的座右銘,也是她一直秉承的人生理念。
小時候的劉媛,在江西九江的一個小縣城里讀書。因為父母外出做生意,她一直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家里的親戚也對她非常照顧,這讓小小的劉媛從心底里埋下了感恩的種子。
中學時,劉媛到了九江讀書,大學又去了南昌,畢業后在蘇州和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后去英國讀了碩士。
“這一路下來,一步步從縣城走到大城市,每個人生層級都有導師給我指引方向。”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劉媛的內心是富足和開心的,“小的時候是爺爺奶奶教我做人的道理,學生時代是周圍的兄弟姐妹給我學習的動力,工作后從一個職場小白到能獨當一面的設計師,我又從每個同事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回憶大學畢業后前5年的工作經歷,她說:“那是個化繭成蝶的過程,對我是磨煉亦是成長,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對我自身的專業能力、思想認知都有極大的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劉媛漸漸發現室內設計與建筑是不分家的,是相輔相成的,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她想出去走走,去看看具有國際視野的室內設計是什么樣的。2015年,她決定去英國留學深造,潛心攻讀Interior Architecture的碩士學位,探究室內設計與建筑的關系。
到了英國后,那里的文化包容性給了劉媛很大的沖擊。她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走在同一條馬路上,有著完全不同的種族文化,講著不同口音的英文。“那個時候我深刻地意識到在相同的時間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和你經歷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而這些人的人生會給他們帶來完全不同的經驗和理念,于是他們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姿態。這些形形色色的人也讓我徹底明白了人無完人的道理,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到適合自己、能幫助自己進一步提升的經驗。”回憶起初到英國的那段日子,劉媛感悟很深。
虛心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智慧和勇氣。劉媛總是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如同海綿吸水,不斷從他人身上汲取知識和經驗。
在英國深造和工作了幾年后,劉媛帶著對室內設計更深層次的理解回國了。第二年,她創辦了佐仲佑,致力于在中國現代室內設計行業闖出一片天地。
在英國讀書的日子里,劉媛除了上課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各種展覽、看各種書籍,不斷了解室內設計行業的新理念和新趨勢。在她的辦公室里,你可以看到隨處堆積的各類書籍,她說隨時隨地看書是她一直以來保持的習慣。
“學習,多出去看,量變才能產生質變。作為公司的leader,我需要出于設計師,高于設計師。”這是創辦佐仲佑后,劉媛對自己的定位。她時常跟自己的員工說,設計領域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設計師需要保持學習的態度,不斷更新和擴展自己的知識及技能,時刻關注最新的設計趨勢、技術和工具,并快速適應新的需求和挑戰。
因為對室內設計行業有足夠的敏銳度和熱愛,劉媛帶領她的團隊一邊學習一邊快速成長,緊跟行業發展,一路高歌前行。
對于劉媛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她做到了。從急到緩,從盲目生存到享受工作與生活,她坦言十分感謝自己的堅持,同樣也感謝身邊每一個幫助過她的良師益友。
化繁為簡
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設計或藝術達到化繁為簡的境界時,它仿佛是一首悠揚的古曲,用最簡單的音符演繹出最深邃的情感。
翻看劉媛的設計作品,你會發現很多都傳達了干凈純粹的感覺,極簡主義在她的作品里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化繁為簡,是摒棄了多余的修飾,用最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最動人的畫面,就像詩人用最少的文字描繪出最豐富的意境。它能讓人們感受到一種簡潔而深邃的美,一種寧靜而悠遠的力量。”對于極簡主義,劉媛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
她舉例說,在做蘇州太湖朗郡銷售中心項目時,客戶要求新中式的設計風格。她的理念就是要在滿足甲方要求的前提下,化繁為簡,剔除不必要的構造或裝飾,留下最核心的內容,如坡屋面吊頂、魚群琉璃裝置等。這個項目遵從并合理延續了建筑形制,引入當地的傳統文化,將蘇式美學、自然人文與現代格調相融合,打造出了太湖畔新的時尚語言。
在劉媛看來,簡約不是少,而是沒有多余。化繁為簡,是追求極致,是向往簡單而純粹的生活態度。
“每一件作品都要將美學理念融入其中,以人為本。每一件物、每一處景都要為人服務,這樣做出來的設計才有靈魂,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無論是觀眾還是設計師本身都能感到滿足。我希望佐仲佑的每個設計成品不是冷冰的結構和繁瑣的小品堆砌,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情感的藝術作品。”她說。
坐在劉媛的辦公室里和她聊天,你會感到輕松愜意。簡約的室內設計風格給人一種清新、寧靜和開闊的感受。它不僅是一種裝飾風格,更是主人生活態度和哲學思想的體現。
“我們的每一件設計作品都承載著設計師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會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尋找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將獨特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設計元素和形態,使作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和特點。”談到佐仲佑的設計作品和設計團隊,劉媛非常自豪和欣慰。
誠然,每件獨一無二的設計作品,都是設計師獨特創造力和個性魅力的完美體現。設計不僅是滿足功能需求的過程,更是設計師將個人理念、情感與審美融入其中的藝術創造。
英國頂尖設計師凱莉·赫本是劉媛最欣賞的一位室內設計師,17歲時就開設了自己的室內設計公司,以冷靜、簡潔、優雅的設計而聞名。“她的室內設計非常有層次感,但卻沒有過度使用夸張的設計元素,對家居設計有著絕對的從容和專注。她的作品給我的最大啟發就是設計不僅限于室內和建筑,做設計不應該浮于表面,而是去融入環境,感知自己能為空間帶來什么。”劉媛這樣評價自己的偶像。
年輕的佐仲佑設計團隊具有多元化設計背景和創新氣質,由多名外籍資深建筑師、海外留學并工作多年的優秀設計師以及多個美院畢業的年輕設計師共同組成,專注為高端房地產、豪宅、會所、酒店、辦公、學校、展廳等提供從建筑、景觀、室內以及軟裝陳設藝術設計的整體服務。成立5年來,劉媛帶領佐仲佑設計團隊以嚴謹專業的態度和國際化的視野,結合完備的執行力與多元化的設計思維,呈現出源源不斷的創意和建筑空間景象演繹,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
自然化設計
探究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是最偉大的設計師。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設計理念,善于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將自然的形態、色彩、紋理等元素融入設計中,使得作品呈現出一種自然、和諧、生態的美感,是設計大師深諳的道理,也是劉媛當下及未來做設計的方向。
“追求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通過合理的布局和巧妙的設計,使建筑成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存在。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還能為人們提供更為舒適、健康的生活空間。”對于自然化設計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劉媛理解地很透徹。
如今聯合國提出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國也在大力推崇,室內設計會越來越注重自然化與生態友好設計。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傾向于采用天然材料去布置綠色空間,如室內垂直花園,以實現居住環境的自然化。
“身為設計領域的一員,我深知設計不僅是外觀的呈現,更是文化和價值的傳遞。初入行時,我也曾被各種新穎的理念和技巧所吸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單純追求形式上的新穎和獨特,并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于是我開始反思什么是真正的高質量設計,是技術的堆砌還是對客戶需求的深入洞察?是表面的華麗還是內在的價值?”創業5年來,劉媛一直在不停地思考。
現在她逐漸領悟到,設計領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根植于客戶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與客戶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設計。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社會的發展趨勢,將設計的視角放得更寬、更遠,使設計不僅滿足當下的需求,還能引領未來的潮流。此外,高質量的設計還需要注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我們應該在設計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設計既有深度又有溫度。同時,我們也不能被傳統束縛,要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設計既有根基又有新意。”她感悟深刻。
當下,佐仲佑正致力于探究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更多地去做一些有利于人文生活環境的設計。劉媛解釋道,現在資源的消耗速度遠遠高于其再生速度,有些資源甚至不可再生。可持續設計是思考如何讓設計引導和滿足消費需求,同時還要維持需求的持續滿足。
“在太湖未來綠洲的景觀項目中,我們主打輕設計、漫度假、低維護的設計理念,最大程度地利用現狀綠化,降低設計成本以及后期維護成本,重構未來式時尚藝術空間,與‘未來綠洲’這個項目名稱緊密關聯。未來,如果這塊示范區改成公園,所有的景觀小品可以完全保留,目標群體的戶外活動需求可以持續得到滿足。”她舉例說。
佐仲佑目前的最大優勢在于團隊綜合能力強勁,來自國內外各大高校美院的設計師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對設計都有獨到深刻的見解,保持初心,一直不斷學習進步。
“我經常鼓勵我的設計師們多出去看看,我也鼓勵他們多看看發達國家的建筑,他們的建筑能一百年不壞,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好了可持續。我希望佐仲佑在設計作品時也能充分考慮可持續性,充分考慮未來幾十年這個項目的可能性、易維護性和易改造性。”對于佐仲佑未來的發展方向,劉媛非常明朗。
在如何實現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這條道路上,新銳設計團隊佐仲佑和新銳設計師劉媛始終在探索、在創新。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