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是一種誕生于20世紀中期的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球動畫產業的技術水平都已取得極大進步,人們創作動畫場景的手段、內容更加豐富,在虛擬空間環境中構建更加細節、生動甚至可交互的動畫場景成為潮流。顯然,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創作的動畫場景具有更強的交互性,能夠帶給觀眾身臨其境般的真實體驗,但隨著觀眾審美與動畫創作技術水平的進步,如何優化虛擬現實環境下的動畫場景創作水平,給觀眾帶來更好的沉浸式體驗成為現今動畫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
虛擬現實技術也被稱為“虛擬環境技術”,設計師可利用計算機來構建一個三維虛擬空間,并利用傳感設備為用戶提供視覺、觸覺等方面的感官模擬,讓用戶感覺身臨其境。這一技術利用計算機圖形技術、動作捕捉技術、眼球追蹤技術及廣角立體顯示技術和語音輸入輸出等技術,可通人機交互來實現人與虛擬現實環境的深度交互,塑造更具沉浸感、超脫現實感的“夢境”。在此基礎上,設計師還會利用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實現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融合,給觀眾提供參與再創造現實世界的全新機會。
動畫場景創作是動畫創作的關鍵,設計師需要根據動畫劇情,充分發揮想象力來設計一個不同于現實環境的場面,為動畫劇情發展提供表現場景,彰顯動畫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優秀的動畫場景創作是確保動畫作品設計完美的關鍵,也是提升觀眾沉浸式體驗感的重要因素。而沉浸式動畫場景則是依托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動畫場景,能夠實現觀眾與動畫場景的交互,是一種新型娛樂方式。體現在技術方面便是設計師利用計算機軟件,參照設定的形狀、尺寸等參數來構建動畫場景的三維模型,加以光照、色彩、材質、紋理處理,再根據實際需求設計場景中人物動作與運動模式等動畫參數,并利用卷積算法、漫游算法等設計漫游路徑,最終通過錄入動畫場景、生成交互界面來創作出視覺效果良好、交互體驗感強的動畫作品。
相比傳統的二維、三維動畫,基于虛擬現實環境的沉浸式動畫具有更加良好的視效感受,能讓觀眾沉浸式參與動畫劇情的發展,深入感受動畫作品的情感。從觀眾視角來看,沉浸式動畫場景在時空轉換、氛圍、營造角色塑造和劇情敘事方面都有著突出優勢,高度自由化正是觀眾獲取沉浸感、臨場感的重要來源。但過多的自由也容易導致進入沉浸式動畫場景的觀眾過于關注場景中與故事情節無關的內容而影響故事發展。為優化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感,可從動畫場景視覺效果方面進行優化,確保動畫場景的視效最大化。
其一,設計師需對沉浸式動畫場景中的構圖進行優化。動畫場景是服務于角色塑造、劇情推進的,必須依照既定的情節發展與整體美術風格來進行設計。在設計動畫場景中的景物、人物時,設計師需先判斷每一場景要素的作用與地位,形成完善的主次劃分體系,再根據主次之分來設計每一景物、人物的形態、尺寸,如主要元素應進行精心設計,以強烈的視覺效果來強調其重要作用;而次要元素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視覺弱化;更次要的元素則更應進行簡化,以免造成視覺干擾。設計師還應重視場景要素的有機結合,通過劃分空間區域來確定整體或局部空間的設計細節與內部元素組合,從而強化觀眾對動畫場景的沉浸式體驗感。
其二,設計師應對沉浸式動畫場景的光影與色彩進行優化。光影與色彩是決定動畫場景視覺效果并主宰整部動畫作品藝術風格定位的關鍵因素。為提高虛擬現實環境下動畫場景的沉浸體驗感,設計師應對動畫場景中的色彩與光影進行設計,使其在滿足故事情節發展需求與場景氛圍創造的基礎上,給觀眾帶來更真實、夢幻的視覺效果沉浸感。如沉浸式動畫場景的色彩設計應與觀眾審美高度契合,可采用不同面積、純度的色彩來對場景中的主次元素進行區分,確保每一場景元素的色彩可再現現實空間,有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促使觀眾更加精確地參與動畫場景的交互;光影設計則需要按照場景氛圍來確定,通過設計光影的來源角度、明暗變化及面積等渲染整個場景,既使場景視覺效果更加豐富、立體,也營造故事氛圍,從而增強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感。
其三,優化沉浸式動畫場景的鏡頭語言也十分重要。很多時候觀眾對虛擬動畫場景的沉浸式體驗感都來源于鏡頭表現力。為提高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感,設計師可提高虛擬動畫場景中的視點切換速度,減少切換延遲,如此觀眾可在進入動畫場景后,根據場景故事情節及自身情感體驗需求選擇最佳的觀看視點,從而身臨其境般地融入動畫角色與故事。另外,完善每一視點的運行方式也十分必要。設計師應根據故事情節發展設置特殊的固定視點、軌道視點及自由視點,讓觀眾能夠更加沉浸式體驗動畫場景。
總之,從視覺層面對虛擬現實環境下沉浸式動畫場景的設計進行優化是一種有效方式,現今設計師還可通過完善觀眾與動畫場景的交互形式來進一步增強沉浸式體驗感,如借助手勢、語音、動作等完成動畫場景交互,如此觀眾與動畫場景的交互更加深入、自由。
(作者黃丹紅系四川傳媒學院副教授)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