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公共建筑作為鄉村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理念和策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性化視角下,鄉村公共建筑設計應更加注重人的需求、體驗和感受,以滿足鄉村居民的實際需求,提高鄉村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本文將從人性化角度出發,探討鄉村公共建筑設計策略。
一、功能布局的人性化設計
在鄉村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上,人性化設計至關重要,它關乎建筑的使用效率和村民的舒適體驗。首先,鄉村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應充分考慮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例如,在鄉村社區中心的設計中,應合理布局圖書室、活動室、健身房等功能區域,確保它們之間的便捷性和互補性,其中圖書室應設置在安靜的區域;活動室則可以靠近健身房,方便村民在鍛煉后進行休閑娛樂。其次,鄉村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應關注村民的交往需求。人際關系對于鄉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建筑作為村民交流的場所,其布局應能夠促進村民之間的互動和交往。再次,鄉村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應考慮村民的安全和便捷性。最后,鄉村公共建筑可以設置無障礙通道和設施,方便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使用。
二、建筑外觀的人性化設計
鄉村公共建筑應注重其外觀的人性化設計,將建筑的美學價值、實用價值與鄉村的文化、環境融為一體,為村民和游客創造一個既舒適又富有特色的空間。首先,鄉村公共建筑外觀設計應尊重并融入自然環境,通過選用當地材料和色彩,使建筑外觀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例如,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鄉村的游客接待中心設計中,設計師采用了當地特色的石材和木材,同時結合傳統民居的坡屋頂和挑檐元素,使建筑外觀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與周圍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其次,鄉村公共建筑外觀設計應關注人的視覺體驗。建筑外觀的造型、比例和細節處理應充分考慮人的視覺習慣和心理感受,運用簡潔明快的線條、豐富的光影變化和精致的細部處理,使建筑外觀在視覺上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浙江一些鄉村的文化禮堂設計中,設計師采用了大跨度的屋頂和通透的玻璃幕墻,使室內空間與外部環境相互滲透,營造了一種獨特的視覺美感。最后,鄉村公共建筑外觀設計應融入當地文化元素,體現地方特色,給予村民關懷和尊重。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使建筑外觀既符合現代審美標準,又能體現鄉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例如,江蘇的鄉村圖書館設計中,在建筑立面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和開放式的入口設計,使室內空間與外部環境相互交融;并設置了寬敞的露臺和綠化帶等休閑設施。這種設計既體現了對環境的尊重,也充分考慮了村民的使用需求和文化習慣。
三、內部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基于人性化理念,鄉村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規劃應充分考慮當地實際,創造一個既具備鄉村特色又能夠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舒適環境。其一,考慮功能性與實用性。鄉村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首先要滿足村民的文化、娛樂、教育等基本生活需求,因而在設計內部空間時,應充分考慮各個功能區域的劃分,確保它們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其二,注重空間舒適性與可達性。鄉村公共建筑內部空間布局應便于村民的通行和使用。在設計中,可以采用開放式的空間布局,減少隔墻和隔斷,使空間更加通透和寬敞;可以設置無障礙設施,如坡道、扶手等,以方便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使用。例如,在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設計中,可以設置一個寬敞的活動大廳,同時設置多個出入口和通道,方便村民的進出和通行。其三,融合鄉土文化與現代元素。鄉村公共建筑是鄉村文化的載體,因此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鄉土文化的融入,使用當地特色的建筑材料、裝飾元素和色彩搭配來體現鄉村的特色,并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和科技手段,如智能化設備、綠色建材等,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適性。其四,融入人性化細節設計。鄉村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應體現人性化理念,如設置充足的照明設施,確保空間的明亮度和舒適度;設置合理的通風和空調設施,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設置儲物柜、座椅等便利設施,方便村民的使用;根據村民的使用習慣和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
四、景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首先,鄉村公共建筑景觀環境設計應滿足村民和游客的生理、心理需求。例如,設置充足的休息座椅、涼亭等,為游客提供休憩的空間;利用植被和景觀元素創造宜人的微氣候,創造舒適的戶外活動環境。其次,鄉村公共建筑景觀環境設計應尊重鄉村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特色。在鄉村公共建筑景觀環境的營造中,應充分利用鄉村的自然資源,如山水、植被、地形等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景觀環境,同時應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例如,可以運用當地的傳統建筑材料和工藝,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觀;利用鄉村的農業生產活動,設計具有參與性和體驗性的景觀項目。最后,鄉村公共建筑景觀環境需要關注細節。鄉村公共建筑景觀環境營造中,應注重細節的處理,以為村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使用體驗。其中,在景觀照明設計中,可以采用柔和的光線,營造溫馨的氛圍;在導向標識設計中,應確保標識簡潔明了,方便游客快速找到目的地;在無障礙設施設計中,應設置平緩的坡道、配備無障礙衛生間、為聽障人士設計音響設備輔助系統、設置扶手和防滑地磚等,優化特殊需求游客體驗。浙江地區部分鄉村的公共休閑廣場在景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廣場周圍種植了大量當地特色植物,形成了豐富的植物景觀;廣場內設置了充足的休息座椅和涼亭,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的休憩空間;廣場設計融入了當地的農耕文化元素,如石磨、水井等,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這些設計不僅提升了廣場的實用性和美觀性,而且增強了游客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作者慕云舒系榆林學院副教授,本文系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黃河流域傳統村落合院民居建筑的活態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2J012))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