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載體,憑借獨特的形態、深刻的內涵及豐富的表現力,為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了無限的靈感與可能性。在城市空間中,漢字文化藝術的應用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深刻影響著城市的文化氛圍、居民的情感體驗以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本文將從三個維度出發,探討漢字文化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效果,以為現代城市設計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生動詮釋城市文化脈絡
首先,城市景觀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現,漢字文化藝術則以其獨特的視覺沖擊力成為了構筑城市文化地標的重要元素。將漢字以藝術化形式融入城市雕塑、景觀墻、公共設施等設計中,可以創造出既具有現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蘊的城市景觀。這些以漢字為主題的景觀作品,不僅能夠美化城市空間,更能夠成為展現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例如,杭州的“西湖十景”碑刻,每一塊石碑上都鐫刻著精美的漢字,既介紹了西湖著名景點,又展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魅力,成為了杭州城市文化的一張名片。其次,漢字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者,一筆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信息。城市景觀設計中巧妙運用漢字文化藝術,可以實現對城市歷史文脈的傳承與延續。例如,在古城墻或歷史街區的修復與改造中,設計者通過引入古代碑刻、匾額等漢字元素來再現歷史場景,使市民和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城市的歷史厚重感。最后,漢字文化藝術的應用還能夠為城市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提升城市的整體品位。通過在城市廣場、公園、商業街等公共空間設置以漢字為主題的景觀小品、裝飾圖案等,可以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滋養。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不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軟實力,還能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增強景觀互動性與體驗感
第一,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創意互動裝置被引入城市景觀設計中。漢字文化藝術作為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過與現代科技結合,可以創造出既具有教育意義又充滿趣味性的互動裝置。例如,許多城市在景觀設計中設置了一種基于漢字識別的互動屏幕或地面投影裝置,當游客站在指定區域并做出特定動作時,屏幕上或地面上就會顯示出相應的漢字及其含義或故事,既增加了景觀與游客的互動性,又激發了游客對漢字文化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第二,漢字文化藝術的應用還可以通過情境體驗設計來深化人們的情感共鳴。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可以模擬或再現一些與漢字相關的歷史場景或文化情境,如古代書院的講學場景、文人墨客的揮毫潑墨等,使游客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時代,親身體驗漢字文化的魅力所在,加深對漢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第三,在城市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定期舉辦以漢字為主題的書法展覽、篆刻表演、詩詞朗誦等活動,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觀賞和參與,不僅展示了漢字文化的多樣性和藝術性,還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色彩與活力,進一步推動漢字文化的傳播和普及,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
其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景觀設計與現代設計、數字媒體、環境藝術等領域的跨界合作日益加深,逐步創造出了更多元化、更具創意的漢字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例如,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數字媒體技術將漢字文化藝術以三維立體的形式呈現給觀眾;或將漢字元素與現代建筑、景觀設計結合,創造出既符合現代審美又富含文化底蘊的城市景觀作品。其二,漢字文化藝術還具有重要的教育普及功能。將漢字文化藝術融入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中,能夠使市民和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漢字文化并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同時,在城市公園、廣場等景觀周圍,開辦書法培訓班、篆刻工作坊等,還可以為公眾提供學習漢字文化藝術的機會和平臺,進一步推動文化的傳承與普及。此外,隨著文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城市開始注重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將漢字文化藝術與旅游、商業、傳媒等領域相結合,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和精神追求,還為城市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城市繁榮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羅君,系四川旅游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23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項目編號為:230805618144448;2021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現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項目,項目編號為:MD21E012)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