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預拌砂漿產業發展不到20年時間就進入了“紅海”時代——價格戰愈演愈烈,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當前,預拌砂漿產品交易價格不斷被拉低,甚至已經突破“不合理低價”底線。“不合理低價”行為成為了影響市場秩序的頑疾和毒瘤,不僅嚴重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而且還違反了相關法律規范。
什么是“不合理低價”?2010年,國家發改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出臺《反價格壟斷規定》提出“不公平低價”概念,要求“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對于“不公平低價”的認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購買價格明顯低于其他經營者購買同種商品的價格;二是在成本基本穩定的情況下,超過正常幅度降低購買價格;三是購買商品的降低幅度明顯高于交易相對人成本降低幅度。2023年12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對“不合理低價”作出定量的解釋:轉讓價格未達到交易時交易地的市場交易價或指導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現如今,預拌砂漿產品成交價在指導價基礎上下調30多個百分點,明顯違反上述法律規范,相關經營主體應引起重視,堅決抵制。
不合理低價”行為會對市場產生多種負面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一是形成逆向博奕競爭格局,導致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失靈,市場供需關系不平衡,市場混亂;二是經營主體利潤空間嚴重的擠壓,導致企業創新動力和能力不足;三是產品品質下降,為追求低價,產家可能會降低產品的質量,采用廉價的原材料或工藝。四是終端消費者權益受損,預拌砂漿大多用于房屋建設,作為采購預拌砂漿產品的建設方或施工方都不是最終端的消費者,低質低價產品的流入最終還是消費者受損。五是行業品牌形象受損,行業頻繁出現低價亂價現象,可能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品牌形象和聲譽。
對“不合理低價”行為,其他行業保持高度警惕,全力整治的態度。2023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工作會議部署旅游市場秩序整治,集中打擊高頻違法經營行為,各地扎實開展堅決遏制“不合理低價游”苗頭和市場亂象擴散勢頭,多家涉事經營主體被約談、吊銷業務許可證。
為了維護預拌砂漿市場的秩序和健康發展,行業管理部門要綜合運用行政約談、行政指導等手段,加強監管,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保障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同時,經營主體也應該遵守市場規則,競爭應該建立在合法、合規、誠信的基礎上,而不是簡單地依靠低價來獲取競爭優勢。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