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來,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PPP項目頂住了高溫壓力,各項目施工任務都能正常推進,值得表揚。”8月6日,浙江省發規院副院長殷志軍在甬舟鐵路建設期績效考核會中說到。
夏至三庚數頭伏,連日來舟山持續高溫,海天云蒸,赫赫炎炎。這個夏天,中鐵四局新建寧波(甬)至舟山(舟)鐵路YZSG-6工區施工現場的溫度從10℃到120℃都很“烤究”,從控溫到高溫,從酷熱到清涼,有行動,有暖心,有汗水,有收獲,有守護。
10℃的行動是前提
連日的高溫天氣導致混凝土入模問題成為了項目施工推進的首要難題。根據工藝工法要求,項目混凝土入模凝固前溫度必須保持在30℃以下,面對如此高溫的“烤焰”,項目通過“四步法”成功戰勝高溫,讓混凝土快速“冷靜”下來。
何為“四步法”?即“原材料噴淋系統降溫法”“外加劑部室空調降溫法”“蓄水池冰塊降溫法”和“混凝土罐車車衣澆水法”,從源頭抓溫度,將降溫理念覆蓋生產全過程,保證混凝土入模前溫度至少比當日氣溫低10℃,為模塊定性及現場施工消除后顧之憂。
26℃的暖心是保障
為了讓一線工人們在高溫施工下休息時享受清涼一刻,項目在施工現場設立了26℃納涼區。配備了充足的座椅和防暑藥品以及綠豆湯、西瓜等降溫物資。讓他們在防酷暑、戰高溫,堅守崗位的同時,感受到整個夏天的“清涼”關懷。
同時,與區域派出所攜手合作,在納涼區為一線工人們配備了防詐反詐宣傳手冊,給一線工人們帶來舒適、溫馨的納涼環境的同時,宣傳了電信網絡詐騙的種類、慣用手段等一系列詐騙手法,提高工人們防詐騙意識,攥緊個人“錢袋子”。
38℃的汗水是勛章
目前項目多處施工現場正如火如荼,有序推進。隧道開挖、站場建設、橋梁鉆孔樁開挖等多處正全力推進,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為確保現場施工安全及質量,項目制定方案分配人員值班,確保每個施工點都保證有1名安全員進行現場巡邏。
面對38℃“桑拿模式”的“烤”驗,他們“炎”正以待,數百米的施工場地、數千遍安全宣講、數萬步現場巡視。
烈日磨滅不了他們的意志,高溫終將淪為他們擊敗酷暑的利劍,即便汗流浹背,浸濕全身也阻擋不了他們堅守崗位的責任心。
50℃的收獲是榮耀
為了搶抓工期,噴漿的工人們需要在密不透風近50℃的隧道里連續工作兩小時以上,才有片刻時間去清涼室休息;廠房里熱浪滾滾,55℃的室溫加上長袖、手套等焊接套裝,鋼筋加工廠的工人們每天都在與酷熱的環境作斗爭。
同時在烈日“烘烤”下的現場,綁扎工人們至少要穿戴兩層手套才能抵抗住60℃鋼筋的熱氣侵襲,可即便如此艱辛,他們也沒停下腳步,每當晨光破曉,夜風四起時,看著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橋墩,一寸寸挺進的隧道進尺時,他們知道,這是汗水澆灌出的果實,是屬于他們的榮耀。
120℃的守護是初衷
項目秉持初心,以120℃的熱情為現場一線工人做好消暑工作,以堅決戰勝炎夏,堅決服務現場,堅決保障安全的“三決”信心,為施工生產保駕護航。
為保障一線工人的工作安全,項目在各班組早點名、安全講話中進行《夏季現場施工注意事項硬十條》宣貫40余次,同時,項目部還發放了夏季防暑降溫藥品2000余件。
此外,全面落實送清涼活動,在現場、清涼室中配備綠豆湯、西瓜等防暑降溫物資。截止日前,已為現場工人及隊伍開展送清涼活動2次,覆蓋一線生產工人800余號人,用120℃的真心,為現場施工生產打起“遮陽傘”。
盛夏的甬舟鐵路,從10℃到120℃,每一度的背后都是汗水,每一滴汗水的背后都是責任,每一份責任的背后都是全體參建人員書畫美麗舟山的信心和建設祖國的決心!
建成后的甬舟鐵路,將填補浙江省最后一個設區市不通鐵路的空白,對于完善鐵路網布局,推動沿線旅游業發展,實現寧波舟山一體化、同城化發展,加快舟山及寧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意義。(岑林震 王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