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千年遺珠耀太行 ——河北邢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紀實

2024-08-20 13:56:28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王建業 任天輝責任編輯:xmt02

  邢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不僅有著鮮明的地理特征,還孕育了厚重燦爛的邢襄文化。它歷經3500多年行政建制未曾中斷,僅舊稱就有襄國、邢州、順德府等。近年來,邢臺下大力氣做好歷史遺存遺跡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奮力擦亮“太行泉城美麗邢臺”新名片。

千年遺珠耀太行 ——河北邢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紀實

  老街區煥發新活力

  這座古城“一道雙城六坊”的規劃格局很有特色。“一道”即古官道,是順德府城最早的傳統南北軸線,由北長街、南長街、東門里街、府前街等構成。“雙城”指明清時期形成的府城和關城,府城在北,是居住生活空間,有科教文衛等配套設施;關城(也被稱作南關)在南,是商貿集市,衣食住行等物資在這里生產、交易。“六坊”包括開元寺街坊、清風樓街坊、北大街街坊、馬市街街坊、羊市道街坊、天寧寺街坊。

  “南長街北長街,南北長街通南北”。這是當地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也說明了南北長街對于邢臺的重要意義。它坐落在中軸線上,貫穿古城,曾是達官顯貴、豪商巨賈的聚居地。如今,街道兩邊特色小店鱗次櫛比,小攤小販吆喝聲古樸悠揚,市井煙火味十足。據了解,為了讓老街道更加整潔、有活力,當地在保持原有格局和風韻不變的基礎上,不僅對其環境衛生進行整治,還重新設計美化了沿街房屋外墻,并對商戶攤點秩序進行疏導維護。與南長街的熱鬧喧囂不同,北長街則要幽靜許多。這里聚集了咖啡館、美食店、文創店等,不僅成為年輕人創業的沃土,也是市民的網紅打卡地。

  古風依舊在,繁華猶可追。邢臺近年來以“關城動起來、府城亮起來”為目標,按照“分步實施、分批啟動,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原則,推進古城保護修繕,逐步實施清風樓街坊、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修繕和風貌提升,在充分保留古城肌理和人際脈絡的基礎上,采用“繡花”“織補”方式進行微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品質,推動文旅、文創等產業融合發展。

  散落古城的璀璨“珍珠”

  漫步街邊,不勝枚舉的古建筑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尋常巷陌,照亮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邢臺建筑風貌呈現出連貫的時間序列和發展脈絡,以中國傳統風貌為主,存在少量民國時期中西合璧式以及反映新中國不同時期風格的時代風貌建筑,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保護價值。”邢臺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申名辦負責人喬玉輝說。

  清風樓坐落在府前南街北端,位于中軸線上,是古城的中心。它始建于唐,現為明憲宗成化四年(1468年)順德知府黎永明修建,樓高七丈余、共三層,重檐歇山式結構,下面磚石筑臺,上面斗拱飛檐,莊嚴雄偉,為昔日古城最高點。古時,人們憑欄遠眺,市肆鱗次櫛比,太行遠山青黛,邢州全景盡收眼底,故有“郡樓遠眺”之稱,被譽為古邢臺八景之一。

  在清風樓西北側不遠處,有一座建于唐代的道德經幢。它高約7米,由頂、身、座三部分組成,幢身為八面棱柱體。733年,唐玄宗李隆基親注《道德經》,后令天下諸州皆于觀內立石刊刻。739年,邢州刺史李質遂于邢州龍興觀內,立此經幢,后被移到現址。如今,巍然聳立的道德經幢不僅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也是人們了解這座城市滄桑歷史的重要窗口。

  “目前,邢臺共有歷史建筑227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2478處。”喬玉輝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傳承、活化利用好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邢臺出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進一步明確了管理職責和保護措施,完善了名錄保護制度,為相關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大山深處的石堡

  離開城區,駛向太行山深處,記者來到有“中國北方千年古堡”之稱的英談村。它三面環山、東面臨河,村落依形就勢。紅色石寨與村后紅色山巖渾然一體,高低錯落、層層疊疊,遠遠望去,猶如一座精巧緊湊的紅色城堡。

  “外看三層樓,近看不是樓,一層一個院,無梯能上樓”。這是古寨房屋建筑的真實寫照。漫步其間,循石路緩緩而上,一座座石樓聳立兩旁,剛才還在樓底,不一會兒就到了樓頂,讓人稱奇的是樓頂之上還有院落。坐在街邊的老人,三三兩兩在陰涼處編織手工,小巷幽深,歲月緩緩而流,一種寧靜和諧之感油然而生。

  說起村名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村民路書玲介紹說,傳說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來此安營扎寨,留下營盤;明永樂二年,有一戶路姓人家從山西遷來此地,由于發音誤傳,“營盤”就成了“英談”。

  “這里還是重要的革命老區。”路書玲說。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機關部隊曾多次來到英談村,冀南銀行也在這里誕生。當時村子只有百余戶人,但參軍的就高達三四十人,其中有六名在戰場上光榮犧牲,成為了革命烈士。

  “目前邢臺有9個村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5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均完成掛牌保護,并建立了信息檔案。”喬玉輝介紹說,“近年來,邢臺市持續加大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力度,不僅出臺了保護條例,還積極探索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模式,并將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與促進鄉村振興、改善原住居民生活條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保護中改善民生。”

  (王建業 任天輝)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