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特色小鎮在國家密集出臺的促進特色小鎮與體育產業發展的雙重政策引導下應時而生產生。近年來,體育特色小鎮作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形態之一,憑借其獨特的體育文化底蘊,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和文化傳承的新的增長極。民族體育文化是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重要文化載體,應當被充分挖掘和應用,成為特色體育小鎮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民族體育文化傳承與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有效結合。
民族體育文化是指各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與體育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具體包括競技項目、民俗活動、節慶習俗等。民族體育文化不僅展現了民族體育運動形式和體育文化的歷史演變軌跡,還體現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一方面,民族體育文化是特色小鎮的重要文化資源,為小鎮的品牌塑造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素材。通過挖掘和推廣民族體育文化,特色小鎮可以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如打造以民族體育為主題的節慶活動,吸引游客和投資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民族體育文化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體驗選擇。特色小鎮可以通過組織參與性強的民族體育項目,如傳統技藝體驗、民俗表演等,提升游客的參與感、體驗感。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不僅提高了游客的滿意度,還能增強他們再訪小鎮的意愿。因此,以民族體育文化為載體打造特色小鎮景觀,具有充分可行性。
加強民族體育文化的資源挖掘,地方政府在挖掘和應用民族體育文化時,需要考慮其適用性和發展潛力,因此應厘清適合被應用到特色體育小鎮景觀建設中的民族體育文化,具體包括:一,傳統民族競技,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角力等,此類傳統競技不僅具備觀賞性,還能吸引參與者,開展民間比賽,打造傳統賽事品牌;二,民族傳統游戲,如苗族的“踩高蹺”、侗族的“打糍粑”等,游戲性民族體育項目簡單易學,并具有較強的娛樂性,適合在小鎮的社區活動和節慶中推廣;三,民族舞蹈和表演藝術,如維吾爾族的“刀郎舞”、傣族的“孔雀舞”等,能夠作為小鎮文化活動的亮點,在吸引游客同時推廣民族藝術;四,端午節的龍舟賽、春節的民俗活動等,可以利用節慶氛圍來增強小鎮環境的文化吸引力。
注重特色小鎮原始景觀的維護,保證區域內舊建筑與小鎮新區的和諧統一。一方面,在小鎮的規劃和發展中,應當優先考慮保護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包括山川、河流、植被等。建設主體在建設體育項目設施和場地時,應結合地形和周邊生態,以確保項目的設置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如在山區或丘陵地區,可以利用自然的高低差設計戶外攀巖或越野跑道,而不是大面積地平整地形。另一方面,作為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小鎮區域原有的舊建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因此保留和修復這些舊建筑,不僅可以增強小鎮的文化底蘊,還能提升其獨特性和吸引力。在協調舊建筑與新區的關系時,建設主體可以考慮采用現代設計語言與傳統建筑元素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建筑風格的融合、空間的合理布局,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在小鎮新區的設計中,可以借用傳統建筑的材料、顏色和造型,使整個小鎮呈現出一種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獨特美感。
建設民族體育運動場地,供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使用。民族體育運動場地的建設,首要目的是為本地居民提供一個健身、休閑場所。此外,運動場地也為外來游客提供了體驗地方民族文化的場所,通過參與當地的體育文化活動,游客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當地的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這些設施和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體驗,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身文化和傳統的舞臺。其中,廣西歌婭思谷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小鎮內共建有30多個體育運動場所,包括各種開展民族體育項目的場地,此外還有民族體育表演的實景舞臺,定期上演各類傳統體育表演。通過民族體育運動場地建設,本地社區與外來游客之間建立起更多的互動和文化交流,這既有助于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還為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機會。
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體育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民族體育文化氛圍。特色小鎮可以面向本地居民和游客,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體育文化活動,如傳統的民族競技、節慶體育比賽、民族舞蹈展示、民間藝術表演等。其中不僅包括廣泛的民間傳統運動,如摔跤、射箭、馬術等,還可以通過組織現代化的休閑運動,如舉辦趣味運動會、健身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的人群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如浙江麗水的秋爐鄉因地制宜,謀劃建設民族體育特色小鎮,努力打造畬鄉景寧展示和體驗民族體育的重要窗口,設計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項目,如操石磉、搖鍋、龍接鳳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此外,通過定期舉辦民族體育賽事和文化展覽,可以營造出濃厚的民族體育文化氛圍,同時可以邀請民族體育方面的非遺傳承人在小鎮中開展表演活動,從而提高游客對民族體育文化的認知和參與熱情。
以民族體育文化為載體建設特色體育小鎮,不僅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能有效傳承我國民族體育文化,實現民族體育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將民族體育文化與小鎮景觀建設相結合,不僅能夠彰顯地方的歷史與人文特色,還能增強社區凝聚力,堅定文化自信,促進經濟發展。展望未來,隨著各地對民族體育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特色小鎮業態的逐步成熟,將會出現更多以民族體育文化為核心的特色小鎮,成為文化、經濟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新典范。(胡子美 張林靜 作者均系喀什大學體育學院講師;本文系教育部產學研項目,基于民族體育特色的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231103221163555);喀什大學科研課題,基于SWOT分析南疆地區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研究(2023)1830)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