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便在不斷加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167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5.4%,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種種趨勢預示著,大力發展老年產業,應對社會高速老齡化,成為我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為給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空間,各地政府都在持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各地通過采取多種措施來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與完善,讓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更能滿足老年人群的需求,不僅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代際融合,增強城市的包容性和宜居性,促使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
城市公共空間的適老化設計與改造應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為根本目標,其具體體現在老年人對身體機能、認知能力和社交需求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整體改造應以安全性、舒適性、可達性、功能性、包容性等為原則,確保改造后的公共環境更加安全、舒適。首先,改造后的空間應當能滿足不同老年人群對生活環境方面的細節要求,也應滿足老年人群出行無障礙、易于到達的需求;同時空間內還應讓老年人在便利地使用空間內各種設施和服務的同時,獲得休閑娛樂、鍛煉社交等方面的精神滿足感。這一空間設計也應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即公共空間的適老化設計應考慮到不同年齡、性別、身體條件的人群(包括兒童、青少年、中年等家人群體)的需求,從而滿足老年人在代際交往方面的社交需求。為滿足上述要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適老化設計與改造。
第一,交通設施。老年人在城市空間中的出行安全與便利是影響其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城市主要針對人行道、公交車站、地鐵站等場所進行改造,如在人行道上可設置無障礙通道,通道必須平坦、連續且保持足夠的寬度,可容納至少三個人行走,坡道處則應合理設計坡度,便于行動不便或有輪椅的老年人順暢通行,加裝合適高度的扶手,以便老年人抓握。公交車站應為老年人設置無障礙候車區,便于行動不便或乘坐輪椅的老年人快速進入、離開,候車區還可增加足夠的座椅、遮陽棚等設備,為老年人候車提供便利。地鐵站則應設置無障礙電梯,便于老年人上下,電梯內部也應設有語音提示系統及緊急呼救按鈕,為視力不佳的老年人提供便利,并在突發緊急情況時便于老年人及同行者快速報警。另外,此類公共交通區域都應設置清晰明了的指示標志和監控系統,前者統一使用大號字體、高濃度顏色,便于老年人識別,后者通過智能監控為老年人出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公園綠地。城市中公園綠地是老年人休閑娛樂、社交鍛煉的重要場所,因此對這一公共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十分必要。首先可對公園綠地中的休憩設施進行完善,如公園和綠地應根據其人流量設置足夠數量、距離合適的座椅、涼亭等設施,讓老人在散步時有遮陰、休息的地方。座椅設計也應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合理設計椅面高度、寬度和扶手,確保老年人可以輕松坐下、起身。其次對公園和綠地內的健身器材進行適老化改造,如安裝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太極推手器、扭腰器、健步機等健身器材,便于老年人進行手臂、肩膀、腿部等關鍵部位的鍛煉,健身器材一定要穩固可靠、防滑,并標識有清晰的使用注意事項等警示標志,為老年人運動鍛煉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健身器材周邊也應安裝座椅等休息區域,便于老年人休息。另外,還應對公園和綠地的景觀設計進行改造,如種植一些色彩豐富的綠植、花卉,并建設假山、噴泉等人造景觀,營造一種身處大自然的感覺,從而愉悅老年人群的心情,為老年人休閑娛樂提供好去處。
第三,商業街區。城市商業街區可為老年人提供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的去處,為滿足老年人需求,商業街區在進行適老化改造時,可從以下角度出發;一方面在街區內部設置人行道,其寬度應足夠老年人及輪椅和同行者輕松通行,并在機動車和人行道中設置隔離帶,避免機動車突然出現、鳴笛等對老年人造成干擾,確保老年人的安全出行。另一方面,在商業街區設置休息區域,并提供座椅、飲水機等設施,為老年人休息、補充水分提供便利。此外,商業街區還應設置公共服務點,如公共衛生間、醫療急救點等,確保老年人在緊急情況下得到及時救助。
第四,住宅與社區。住宅區與社區中心是老年人活動最頻繁的場所。為方便老年人進出,應在住宅區設置無障礙通道、電梯等基礎設施,并安裝監控系統、緊急呼叫系統,確保老年人在家中和樓宇公共區域的安全。社區中心建設則應以滿足老年人日常物質與精神生活需求為主,可設置多功能活動室,定期舉辦諸如詩朗誦、交誼舞表演、醫療健康科普講座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區還應提供家政、醫療及送餐等服務,并引入現代化智能設備及新興信息技術手段,利用智能門禁、遠程醫療、機器人送餐等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總之,通過對城市交通設施、公園和綠地、商業街區、住宅和社區等公共空間進行改造后,區域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會得到顯著提升,生活幸福感得以增強。這對我國養老事業發展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能帶動相關產業與城市經濟發展。未來,相信在政府、企業及社區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公共空間的適老化設計將更加完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將更加美好,從而推動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更快解決,促進城市、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者梁永信系海南科技職業大學企業導師;張馨月系海南大學教師、工程師)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