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IM技術、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蓬勃興起,技術迭代的迅猛與項目管理的復雜性構成了土木工程行業發展的多重挑戰。
與此同時,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更促使行業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加大對環保節能的重視,這無疑成為無數從業者的新課題。其中,土木工程行業的資深專家,建筑結構高級工程師胡景云,他深耕行業二十三載,在這一系列難點中尋找并開辟道路,以技術創新助力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自小便對土木工程行業有濃厚興趣的胡景云,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毫不猶豫選擇了上海理工大學建筑工程這一專業,從此踏上了與建筑結緣的道路。
畢業后,胡景云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從溫州到杭州,從溫州城建設計院、大地建筑事務所到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再到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如今在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擔任項目負責人和設計管理的胡景云,一路披荊斬棘,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工程經驗。
在胡景云看來,土木工程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門藝術。他始終秉持著對細節精準把控的執著態度,力求在每個環節中都能做到精益求精。
在負責昆明五華區—萬彩城項目時,面對高容積率、臺地式地形、已開挖的地下大基坑等復雜條件,胡景云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克服重重困難,通過精心設計、科學施工,對建筑結構進行了多次優化計算,既確保建筑結構安全的同時取得極大的經濟效益,通過采用屈曲約束支撐(BRB)和粘滯阻尼器等減震技術,解決了高烈度地區超限超高層結構的多項難題,有效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與此同時,他還注重將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設計中,通過采用節能材料和環保技術,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為城市的綠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胡景云的創新精神和專業素養,不僅體現在項目設計上,更體現在他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上。他深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土木工程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因此,他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將BIM技術、數字化設計等先進手段融入項目中,研發出了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結構設計優化算法及其在工業園區項目中的應用系統V1.0”“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住宅區工程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系統V1.0”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城市醫院設計與空間規劃優化系統V1.0”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和管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取得由國家出版總局頒發的文字版權證書,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此外,他還積極參與行業交流和學術研究,發表了數篇學術論文以及參與重要課題研究并獲得河北省建設行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受邀擔任政府投資項目重大工程變更專家組專家、浙江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評標專家庫專家成員,多次被邀請參加重大項目評標。主導負責了如南海人民醫院新院區公交樞紐、浦樂單元中學等眾多大型復雜項目,他的很多管理方式及對項目現場技術難點的解決,為同行樹立了可借鑒的典范。
“我深知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緊緊系著工程的安全與長遠的未來,因此,我也將始終堅守著對細節的那份精準把控,執著地追求在每一個環節中的盡善盡美,為城市發展建設貢獻更多力量。”胡景云笑著說道。(陳 辰)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