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銀川市中心城區體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下稱《規劃》)發布,這一規劃不僅是銀川市健身環境提升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全民健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規劃》旨在補齊銀川全民健身設施的短板,保障銀川市體育設施建設工作順利實施,按市民需求新增體育用地及設施。其中對銀川的體育場地也提出了明確的提升指標,在2025年,中心城區內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將達到2.1平方米,即中心城區總體育場地面積為420萬平方米;在2035年,中心城區內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將達到2.5平方米,即中心城區總體育場地面積為612.5萬平方米,市民將享有更為廣闊的運動空間。
此外,對近期無法滿足體育設施建設需求的區域,《規劃》指出直至2035年,隨著舊房拆遷與城市更新,擬選址周圍直徑500米內有空地時,優先保障體育用地和設施的落實。在《規劃》指導下,銀川市科學布局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規劃》的成功發布離不開陳李立。陳李立是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擁有30年建筑規劃設計經驗,曾任北京森磊源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負責人,在職期間負責《規劃》的制定。
在接受采訪時,陳李立表示:“此次規劃不僅是對體育設施的布局,更是對市民健康生活的承諾。我們希望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真正提升市民的健身條件。”
在規劃過程中,規劃團隊也遇到過不少挑戰,其中就包括如何解決銀川市公共體育設施配置不合理和特色產業型設施數量不足的問題。陳李立指出:“公共體育設施合理配置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規劃了城市級、區縣級、街道級和社區級四個層級的公共體育設施,自上而下面積呈金字塔形狀,以提升各級體育設施布局合理性。”
針對特色產業型體育設施不足問題,他補充道:“銀川特色產業型體育設施發展相對滯后,我們計劃結合當地水系、地震斷裂帶等空閑場地,建設水上及戶外體育設施,讓市民體驗更豐富的健身活動。”
此規劃一經發布,就得到了政府和公眾的高度認可,并被納入《銀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陳李立表示:“這一規劃的成功實施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們致力于在2025年建成10分鐘健身圈,在2035年完善各級健身圈內的體育設施,助力銀川成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總的來說,《規劃》的發布實施為市民健身活動提供了良好基礎設施保障,為提升城市整體活力做出了積極貢獻。陳李立最后強調:“我們希望通過這項規劃,激勵更多市民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促進銀川市民的健康與幸福。”(林詩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