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德宮是韓國現存最大的離宮御園,總面積約為40.5萬平方米,始建于1405年,建園期間幾經火災和倭亂影響,多次重建才形成了最終的建筑格局,其造園技法源起于中國,受半島地域人文環境的感染衍生出了些許微妙的風格變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方園林魅力,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亭建筑是這座園林里最為重要的景觀節點,是古代帝王吟詩賞景的宜人之地。下文從亭建筑的匾額和柱聯兩個方面展開分析,探討昌德宮亭建筑的東方文化屬性,溯源與中國園林之間的關系。
昌德宮亭建筑的匾額與柱聯概況。昌德宮現存有20座亭子,分別布局在園中的4大臨水區域、1個山岳區和1個宮殿區。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中有“花間隱榭、水際安亭”的說法,意思是在建造園林景觀時亭與榭常常被置放在水邊和花間。昌德宮亭建筑的布局理法就體現了它的東方文化屬性,與《園冶》中的描述基本一致,將大部分亭子置放在臨水區,為匾額和柱聯的內容形成埋下了鋪墊。20座亭子中有16座亭建筑匾額保存完整,分別是宮殿區的2座亭建筑“上涼亭、報春亭”,芙蓉池區域的2座亭建筑“芙蓉亭、喜雨亭”,愛蓮池區域的2座亭建筑“愛蓮亭、濃繡亭”,半島池區域的2座亭建筑“勝在亭、觀纜亭”,以及玉流川和山區的8座亭建筑“凌虛亭、聚奎亭、翠寒亭、逍遙亭、太極亭、清漪亭、龍山亭、夢踏亭”; 11座亭子現存柱聯,分別是芙蓉亭、愛蓮亭、濃繡亭、尊德亭、觀纜亭、勝在亭、清心亭、翠寒亭、逍遙亭、太極亭和清漪亭,柱聯的總數為71聯。
昌德宮亭建筑匾額的東方文化意蘊。昌德宮有四座亭建筑匾額情況特殊:三三窩作為主建筑的綴亭未有匾額出現;尊德亭、清心亭的匾額遺失,掛弓亭無匾額但亭前有刻字石。其他16座匾額保存完整的亭子主要分為四大類:首先,是臨水觀景以水中植物命名、書寫匾額的芙蓉亭、愛蓮亭、濃繡亭和翠寒亭,“芙蓉”和“愛蓮”分別是因水中荷花、蓮花形成的亭名,“濃繡”是描述周圍茂密的綠色植物,“翠寒”是對冬天翠綠松樹的描寫。這些植物有著君子比德的東方象征意義;其次是凌虛亭、逍遙亭、勝在亭、夢踏亭、太極亭匾額的題寫表達了東方文化中道家思想主張的“虛”和“無”,是凈化心靈、脫離塵世、親近自然的描寫;再次是在儒家思想的啟發下,描述尊德、賞賢、重農的君王治國之道,如聚奎亭、清漪亭,“聚奎”是指五星連珠的天象,這里象征才能之人在此聚集,“清漪”是帝王關注百姓疾苦的、關注農事,利用“清漪”表達亭子的素樸。最后一類是對亭建筑周邊美景的寫實描述,如上涼亭、報春亭、喜雨亭、觀纜亭、龍山亭。從昌德宮亭建筑的匾額題寫來看,東方造園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和儒道哲學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昌德宮亭建筑柱聯的東方文化意蘊。昌德宮亭建筑柱聯因遺失形成了現存71聯的單數情況,這其中有27聯是直接引用了中國唐、宋、元代的七言律詩,摘取其中對仗嚴謹的頷聯和頸聯。如尊德亭的第5聯和第6聯“艷日綺羅香上苑,沸天簫鼓動瑤臺”摘自中國宋代詩人王操的《洛陽春》;清漪亭的第3聯和第4聯“魚躍文波時撥剌,鶯留深樹久俳佪”摘自中國宋仁宗趙禎的《賞花釣魚》;觀纜亭的第1聯和第2聯“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摘自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秋興八首》;勝在亭的第3聯和4聯“披香殿上留朱輦,太液池邊送玉杯”摘自中國唐代詩人王安石所作的《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其一》等。其余44聯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模寫和參考中國詩詞的柱聯,如濃繡亭的第3聯和第4聯“春水方生華來鏡,吾廬可愛酒滿床”,上聯參考了中國魏晉時期陶淵明《四時》中的“春水滿四澤”,下聯則參考了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一》中的“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濃繡亭的第1聯和第2聯“漢魏文章多古質,春秋風日長精神”,這兩聯雖未參考和直接引用中國詩詞,但內容包括了“漢魏、春秋”,明顯能看到東方文化元素;愛蓮亭的第5聯和第6聯“愛花稱君子,龜齡獻圣人”,其中花、君子、龜分別是君子比德,延年長壽的象征意義代表。第二類就是描述美景和抒發情懷的詩句,絕大多數為七言律詩,如芙蓉亭的第7聯和第8聯“晴萼三千宮臉醉,雨荷五百佛珠圓”,格式遵循了對仗及平仄的規律。這與昌德宮建成的年代背景有很大關系,其建造于韓國朝鮮時代(1392年-1910年),對應的是中國明清時期(1368年-1911年),因此柱聯文化深受前代影響,而起源于南朝時期的律詩經過幾代發展,在宋元時期達到了巔峰和盛行,因此后世園林中所用柱聯均受到了這種文體形式的影響,同時也東傳朝鮮半島,就有了昌德宮亭建筑中大量東方文化元素和七言律詩在柱聯中出現的結果。
結語:匾額和柱聯是東方造園文化的珍貴遺產,是世界了解東方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利用昌德宮亭建筑匾額與柱聯的資料和調查數據,挖掘亭建筑柱聯在中韓兩國園林文化之間的同源順承關系,溯源了昌德宮亭建筑匾額與柱聯的東方文化屬性,期待所得結果能夠助力東方造園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成為中韓兩國園林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作者趙春燕系邯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2022年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項目《東方造園文化視角下避暑山莊與昌德宮的亭建筑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220303019。)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