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作為建筑行業轉型的核心方向,是未來各類建造項目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關于智能建造未來發展前景,中建三局近年來一直在思考、探索并實踐。
行業發展創新與實踐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和實驗區,以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實現了世界發展史的奇跡,展示出改革與創新的磅礴偉力。40余年春華秋實,寫下了大量“春天的故事”,這里面也有中建三局的故事。
深圳因改革而生,中建三局因深圳而興。上世紀80年代,中建三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出征特區,在深圳國貿中心、地王大廈中先后創造了“兩個深圳速度”,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今年恰逢深圳速度40周年,40年來,我們與深圳這座城市同向而行、攜手共進,孕育形成了“敢為天下先、永遠爭第一”的企業文化。
如今,我們已形成傳統業務、戰新業務、未來業務三條增長曲線,成長為年合同額逾萬億元、營業收入近5000億元的現代企業集團。正朝著“高質量萬億三局”的目標不懈奮斗,致力成為全球建造的卓越標桿、科技創新的行業典范、受人尊敬的一流企業。
中建三局的發展是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些年我國建筑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空中造樓機”為代表的大國重器不斷提高現場智能化作業水平;以“BIMBase”為代表的軟件產品不斷推動全周期的數字化應用;以“鋼結構智能生產線”為代表的工廠裝備不斷提升制造水平;以“零海拔屋”為代表的模塊化建筑不斷拓展人類幸福空間……
一系列建筑技術實現了創新突破,一批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工程項目接踵落成,不斷刷新城市建設高度、跨度、深度和速度。
我們意識到,建筑業又一次站在歷史起點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建筑業將迎來價值重塑,建筑業新質生產力將不斷涌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華為新推出的三折疊手機,以顛覆性的創新和卓越的用戶體驗,贏得了市場認可和客戶贊譽。回顧華為手機的發展歷程,P系列在功能上不斷提升用戶體驗,Mate系列在性能上不斷追求卓越,通過長期研發和持續迭代,打造出里程碑式的“好產品”。住房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建筑業也需要這樣的系統性創新和產品突破。我們要如何變革,才能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好房子”,關鍵是要構建新范式,共建新生態。
構建智能建造新范式
我們理解,“好房子”就是性能卓越的“好產品”,能給人們帶來高品質的“好體驗”。要打造高品質建筑產品,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構建智能建造新范式:
一是堅持產品化思維。在核心企業產品創新引領下,強化生態式協同,讓建筑產品更綠色、智慧和耐久,并且在用戶體驗和性能上不斷迭代升級。
二是開展平臺化設計。設計不再是孤立的系統,而是面向供應鏈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三維數字模型,驅動采購、制造、建造、運維等各環節。
三是實現大規模定制。讓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成為可能,讓建筑產品的功能創新和性能創新有了更大空間。
四是實施現場精益建造。品質是建筑產品的核心,實現現場的精益建造是關鍵突破,讓現場像工廠一樣可以實現精益建造,讓建筑產品品質得到躍升。
五是深化智能化運維。在數字模型基礎上,通過數字技術、低碳技術、AI技術,讓建筑的動態維護與更新更加智慧。
基于智能建造新范式,我們將按照工業互聯網的邏輯,為社會提供質量可靠、性能優異、品質卓越的建筑產品。
以新范式引領新生態
智能建造是一個復雜巨系統,需要產業鏈上下游高度協同。中建三局作為建筑企業代表,將積極探索智能建造新范式,共建智能建造新生態。
一是系統提升產品質量,提供全面可持續服務。提升產品用戶體驗,實現從“建造”到“產品+服務”的升級。
二是開展有組織科研,協同推進技術產品化。跨行業鏈接和組織科技創新資源,加速推動智能建造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
三是開放場景與訂單,共同打造新型供應鏈體系。深化現有場景開放,加速智能建造領域新產品的落地和迭代升級。
四是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利益共享的產業生態。以智能建造產業園為載體,共同推動智能建造產品創新性升級和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五是完善智能建造標準體系,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智能建造標準,為智能建造項目落地提供基礎保障。
近年來,中建三局持續探索、推動和構建“研究院+產業園+產業基地+產業基金+產業展”五位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加速產業集聚,構建創新產業生態,推動中國建筑業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本文根據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衛國在首屆智能建造博覽會上發言摘編而成)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