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期武漢天氣轉冷,給混凝土的凝固質量帶來挑戰。武漢地鐵集團在建的地鐵11號線四期四新大道站采用“溫水養護”工藝,讓混凝土洗上“熱水澡”,減少因冬季施工溫差過大而引發的裂縫,確保施工質量。
在四新大道站施工現場,混凝土通過泵車的輸漿管打至深20多米的基坑底部。在坑底,工人們將混凝土注入已綁扎好的鋼筋籠里,待其凝固后形成了基坑底板。在第一段混凝土底板澆筑完成后,施工人員還往底板上加注了一層經過加熱的自來水,進行蓄水養護作業。
武漢地鐵集團質量安全監察部工程師方詩濤介紹,水泥加水后,各種礦物與水會發生水化熱反應,生成一系列新的化合物并釋放出大量熱量。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外部溫度過低,會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迅速增大,從而引發溫差裂縫,影響安全質量。為此,項目部與國內高校科研團隊合作研發了“溫水養護”工藝,通過給混凝土洗“熱水澡”來減小溫差,避免裂縫。
施工方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現場負責人劉杰介紹,采用這一工藝時,施工團隊會在混凝土澆筑層中預埋傳感器,每2小時進行一次測溫,并根據溫度來調整“洗澡水”的熱度。
(成熔興 曾斯 袁永華 熊偉)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