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入職場的“工地小白”到如今的鐵路建設“攻堅能手”,中鐵二十五局四公司柳州樞紐項目工程部部長彭剛,至今已與鐵路結緣十載。
他勤于鉆研,善于總結,無數次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交融只為將施工方案最優化,從柳州西站改施工減少封鎖20次,節約工期60天,到衡柳三四線提前10個月開通,再到青鷓聯絡線提前5個月開通,他憑借嚴謹細心的業務工作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成為大家口中的“90后”實干家!
橋梁建設“創新者”
湘桂鐵路柳江雙線特大橋位于廣西柳州市柳江之上,猶如一條長龍橫臥在碧江之上。2024年5月21日,湘桂鐵路柳州樞紐開通運營,看著高鐵列車從大橋上疾馳而過,大橋建設者彭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柳州在全國地表水質排名連續四年排名第一,我們施工點又在一級水源保護地,對環保要求很高。”柳江雙線特彭剛說道。
為了保護400萬柳州人的母親河,彭剛帶領技術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多次理論分析、檢算驗證、現場試驗,最終采用“先樁后堰法”施工。6座水中墩樁基施工預計產生泥漿2萬立方米。項目部采用泥漿循環利用的方法,使泥漿減少了一半。剩余泥漿通過高壓水泵被抽送到封閉式船艙、罐車,從而保證不“灑湯漏水”。
彭剛兢兢業業地付出,也收獲了累累碩果。在大橋建設中,他參與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專利3項,工法2項,QC成果4項。
既有線施工“智多星”
“無論施工中遇到什么難解決的問題,只要有彭剛在我們就不慌”
湘桂鐵路柳州樞紐擴能改造工程位于湘桂、黔桂、焦柳、衡柳、柳南客專五條鐵路干線的交匯處,涉及多處既有線施工,各專業交叉重疊、錯綜復雜,給項目建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作為工程部部長的彭剛深知制定出一份可行性、高效性的施工方案是當務之急,為此他白天深入施工一線,反復測量、調查,獲取第一手現場資料,與技術人員商討,對施工圖紙進行認真審核,晚上回項目部加班加點細化方案、優化方案。
最終,彭剛將原設計需要的三大步且每一步都需涉及信號軟件修改的過渡方案,優化為站改一次站型軟件開通方案,減少了20余次封鎖,節約了60天工期,確保項目按業主要求在兩個月內完成柳州西站改施工任務,為衡柳三四線提前十個月開通,鷓青聯絡線提前五個月開通創造了良好條件。
自柳州樞紐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彭剛始終堅持方案先行,對施工過程動態管控,經過無數次理論與實踐的交融碰撞,對全標段接長涵既有線防護、承臺防護等多方面施工都進行了方案優化,極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是名副其實的方案優化“智多星”。
傳道授業“引路人”
作為一名技術帶頭人,彭剛牢記“傳、幫、帶”責任。“自己技術再好,渾身是勁也不能完全派上用場,只有讓更多的人掌握了技術,項目部才會發展得更好。”
項目部上,有不少剛從學校畢業的職工,就像十年前的自己,初到施工現場經驗不足,如何讓這些年輕人盡快成長起來,進一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術實踐優勢,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不管在現場,還是辦公室,他總喜歡問一句‘這個你明白嗎’”彭剛的徒弟張國泰說道。彭剛經常趁工作間歇給新員工答疑解惑,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并以現有的工程為示范樣本,讓他們邊學邊練。
“關愛新員工的成長,不僅要幫助他們磨煉技藝,更要增強他們的認同感、歸屬感。”在彭剛的指導下,他的徒弟們,已經逐漸成長起來,成為能夠獨當一面、技術過硬的技術骨干。(韓宇佳 閔佳鑫)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