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寬闊,樹木成蔭,高大的廠房巍然屹立,具有國際頂尖水平的各種設備井然有序地被組合在一起。沒有粉塵,沒有異味,僅憑觀感,絕對想不到這是印象中的水泥生產企業。在江西省瑞昌市深耕了27年的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東水泥”),不斷創新,加大投入,在新質生產力打造、綠色企業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亞東水泥由臺灣遠東集團旗下的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因為瑞昌有著豐富的礦產和優良的口岸,亞東水泥于1997年落戶瑞昌。目前,亞東水泥共有6條生產線,熟料年產能1200萬噸,水泥年生產能力1400萬噸,生產規模在江西省水泥行業排前五名,員工1000余名,是江西省大型臺資企業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就是既要有規模、又要有質量,既要有速度、又要有經濟效益的集約式發展。對于亞東水泥來說,創新、高效、環保、綠色等都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僅2024年度就已投入近1億元的費用。公司副總經理李雨田介紹,目前公司持有11項有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項,多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亞東水泥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碼頭裝船為例,江西亞東碼頭全長625米,共有8個泊位,年吞吐量2000萬噸。在這里,亞東水泥使用長江碼頭專用創新技術,改變了原有皮帶秤及水尺計量方式,創新增設散裝水泥稱量系統,水泥及熟料裝船靜態計量系統,采用機械式清倉與快速裝船,使碼頭作業高效率、高環保、安全及省電。
公司不斷引進和更新先進的生產設備,逐步汰換和使用節能設備,注重設備的智能化、自動化改造和能管系統的開發,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企業內部耗能成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亞東水泥積極響應目標政策,持續在技術上求新求變,讓水泥產業擺脫高污染高耗能,建設綠色企業,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亞東水泥有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窯內溫度最高能超過1450度,窯頭余熱有450度,窯尾也能達到220~230度。”李雨田說:“我們將窯頭和窯尾廢氣的余熱轉化為電能,用于水泥產品生產過程,有效減少未利用能源以余熱形式損失的現象,大幅減少煤炭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013年,在亞東水泥二廠建設的同時,配套建設了輸送系統。“從礦山開采到水泥燒成再到碼頭運輸,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的設計,兼顧綠色環保與節能高效。”李雨田介紹:“其中有一條2.5公里的下坡發電皮帶,利用重力勢能發電,上運熟料出廠,下運原煤進廠,不僅不耗電,反而向內部電網每天輸送2000多度電。”
在環保技改方面,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舍得投資。2024年公司自投3500萬元將重型卡車“由油改電”,估計一年可節省標煤2300噸。據統計,自2019年至今,公司已投入近3億元,還計劃投入近1億元。
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從2017年開始,公司先后投入1.3億余元,打造了生態農業園、百鳥園、海棠園等主題園區。如今生態園里“四季有鮮花、全年有果蔬、時時能垂釣”,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采用植生溝邊坡修復技術,邊開采邊修復,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1600畝,獲得各界一致好評。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亞東水泥將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助推綠色發展實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陳沽玥)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