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城市停車設施供需矛盾、有效增加停車設施供給,日前,天津市發布機動車停車設施專項規劃,提出到2025年,以增加停車設施有效供給為主,盡快緩解學校周邊、已建成小區、醫院等重點地區停車難問題。
天津市將利用學校地下空間或周邊地塊,推動建設停車場12處,滿足市第四十五中學等學校高峰時段上下學接送停車需求;貼近商業體、辦公樓、公園等停車需求較多的區域,推動建設停車場18處;統籌外圍地區軌道交通站點發展,推動建設“P+R”(停車+換乘)換乘停車場3處。
除了至2025年的近期規劃,遠期規劃也得以明確。規劃要求至2035年,全面建成供需相適、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綠色低碳、群眾滿意的城市停車系統。包括建成以“配建停車設施為主體、公共停車場為輔助、路內停車位為補充”的停車設施供給體系;形成覆蓋規劃、建設、運營等全過程政策支撐體系,系統支撐停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健全完善智慧停車系統,拓展便捷停車應用場景,實現更加規范、便利的停車服務體驗。
規劃還提出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力度。按照規劃,“津城”“濱城”核心區公共停車場主要圍繞學校周邊、醫院、交通樞紐、商業街區等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區域進行布局,至2035年共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1075處,提供25.6萬個停車泊位。
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市將堅持“需求導向、面向實施、保障基本、優化出行”,構建集約、綠色、高效、智慧的停車設施供給體系,進一步滿足市民停車需求,補齊公共服務短板。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