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長垣
大美長垣
本報訊 ( 龐衛東 麻永軍 ) 行走在長垣的田野鄉間,美麗鄉村風景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呈現眼前:一村一景,錯落有致,鄉間小路干凈整潔,村民充實忙碌,可謂村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要讓人民群眾在更美好的環境中安居樂業。近年來,長垣市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庭院美化、道路凈化等行動,鄉村“顏值”不斷刷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無限活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長垣市怎樣深刻重塑農村人居環境,又如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鄉村樣本?記者走進長垣鄉村,捕捉變遷路徑。
“一拆二治三歸”--不搞一刀切
傍著黃河的蘆崗鄉西陳村好似江南水鄉,被綠瑩瑩的一灣清水環繞。此前,這里是充斥著垃圾與漂浮物的17個廢棄坑塘。
“不一味‘高標準’,不追求‘一步到位’。”村黨支部書記陳英憲介紹,在推進人居環境改造項目過程中,他拒絕了要100萬元設計費的公司,自己擔任“鄉村規劃師”,帶著村民先排查后整治,清理修繕大坑、挖渠引入黃河水做成池塘,并建起了污水處理站。
西陳村水系雖“從無到有”,但絕非耗人耗力“大動干戈”。
“我們全速推進‘一拆二治三歸’,不搞整齊劃一的規劃,不搞‘一陣風’的整治。”長垣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一拆二治三歸”的另外一個名字叫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施策。
一拆,即合理處置農村違建房、空心房、老舊房、特色房等,分門別類拆除、保留、修繕;
二治,要開展坑塘、溝渠黑臭水體大整治,先排查清理后提升,整修疏通是關鍵,具備綠化、亮化條件的,再提高整治標準;
三歸,是畜禽養殖歸圈、柴火雜物歸堆、菜園菜地歸片,引導群眾建成果園、花園、菜園、游園,不是一刀切禁種禁放禁養,“無心插柳”完成“四園”建設。
花小錢辦大事,“一拆二治三歸”成果豐:長垣全市拆除危舊空心房、違章搭建廠棚4912處,保留村民老舊房320余座,修繕特色民居78座;整治坑塘387個,鄉級、村級溝渠河道770條;建成“四園”3452個。
在長垣,農村人居環境有機更新沒有標準答案,立足鄉村實際,是這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關鍵。
“四化”共建共享--激活群眾力量
事實證明,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解決好“三農”發展最迫切的問題,就能不斷夯實鄉村建設的群眾基礎。
南蒲街道郜坡村就是一例。整潔干凈的水泥主干道、別出心裁的籬笆圍欄、直入眼簾的宣傳字畫……目睹村內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這兩年建廣場游園、改房屋外立面,村干部還未動員,村民就踴躍報名、投工投勞。
群眾參與“五美庭院”的積極性更是格外高。清院子、擦玻璃、整墻面,天氣變暖,村民邢兆社忙完家中大掃除順手清掃門口的街道,作為“五美庭院”的獲得者,他感慨:“現在村里大街小巷整體美、家家戶戶庭院美,住在這樣的家園里真幸福!”
共建共享,群眾受益,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內在動力。
長垣創新探索“群眾參與主動化、衛生保潔常態化、垃圾清運有償化、優秀評比制度化”的環境整治“四化”管理模式,打破政府“大包大攬”的老慣例、群眾“等靠要”的舊思維,讓群眾自己的事自己議、自己辦、自己管,創成“五美庭院”6.8萬戶,形成了“每天早起十分鐘,房前屋后掃一通”的行動自覺。
整治不僅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也極大地提升了鄉村發展的軟實力。蒲西街道云寨村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確立了“云中花園、寨上人家”形象定位,村民自發把家中小院改建成民宿,游客不斷。
“美麗成果”成功變“美麗經濟”,又反過來激發了村民改善環境的內生動力。“四化”調動了大家參與更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激活了群眾能量。
“五到位”聚合發力--整治重在長效
房子時常維護,才能住得長久,人居環境也是如此。
在衛材重鎮丁欒鎮,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繁榮有序的商業經濟背后,鎮區商業街卻依然干凈整潔。著力抓好人居環境整治,丁欒鎮主要領導親自指揮,機關黨員干部、網格員、保潔隊伍、志愿者、社會力量全員上陣。
人居環境整治之時,建而難管、建而不管現象時有發生。環境改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誓把短期任務做成長效機制。長垣市通過“組織領導到位、宣傳引導到位、活動開展到位、資金支持到位、獎勵處罰到位”五項措施,廣泛聚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導、村為主體、部門協作、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格局。
成立了“1+9+18”工作機制,即1位市領導負責1個鄉鎮,9個“村村過”專項督導組督導村,18個行業部門專班負責專項活動,任務分解到鄉、橫向分解到責任部門。
開展積分活動,電視臺開設鄉鎮書記談整治專欄、河湖坑塘潤萬家、最美農家巾幗創、校園小手拉大手等專項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引導更多群體自覺投身到整治中。
組織督導組和第三方,對各鄉鎮(街道)進行督查,實行周通報、月排名,月底對工作推進有力、成效明顯的鄉鎮(街道),進行通報表彰,對排名靠后的鄉鎮(街道)罰款并媒體公示。
落實“五到位”舉措,長垣市18個鄉鎮(街道),切實鞏固了整治的成果,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實效。長垣市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省級數字鄉村示范縣等。
鄉村人居環境重塑,不僅為山更清水更秀,更是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長垣市鉚足干勁,繼續將整治模式、舉措、做法與新時代、新趨勢、新要求進行對接,不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