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汝州“煙火人間”邀你來

2024-07-30 08:11:01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王富亮 宋盼盼責任編輯:王富亮

  本報訊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宋盼盼 ) “歡迎大家來石槽王村的‘煙火人間’,體驗人間煙火氣,來到這里是休閑、是娛樂、是解壓,更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暢聊勝地。”近日,在汝州市米廟鎮石槽王村,看到一個名為“石槽王汝州東大門”的抖音號如約開播,主播簡單自我介紹完后,跟粉絲互動、解答疑惑的同時,不時推介石槽王村的特色,講述著近期發生的新鮮事。

  這名主播就是石槽王村黨支部書記張曼曼。她口中所推介的“煙火人間”是2024年5月底石槽王村啟動的項目之一,依托該村古石器文化生態園,通過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把原本古石器文化生態園旁的閑置地打造成集休閑、娛樂、體驗、美食于一體的打卡勝地,是以商養園的典型示范。

  “煙火人間”所在地,過去是荒地,雜草叢生、秸稈堆積,現在煥然一新。綠樹掩映下的道路干凈整潔,竹籬笆圍墻清新美觀,生態草房錯落有致,小橋流水詩情畫意,路轉景移,美不勝收,令人眼前一亮。這是通過實施人居環境改善以來最直觀的變化。昔日的“臟亂差”,變身今天的“煙火人間”,宛如世外桃源。

  “每天早上路過這里,總想多看兩眼,地還是原來的地,卻沒有了雜亂,環境真是舒心。”該村村民靳杰欣喜地說著村里的變化。

  “體驗式農村大鍋臺自給自足,特色菜、燒烤應有盡有,點唱式鄉村大舞臺盡情展示自我,吃喝玩樂唱一應俱全。硬件設施全部安裝到位,軟件設施正在收尾階段,不日準備營業。”“煙火人間”負責人之一董旭彪介紹說。

  據悉,“煙火人間”項目吸納返鄉創業青年投資30多萬元,全力打造特色生態園,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節省5000元的開支,直接帶動了村里剩余勞動力就業。

  產業興村 活力迸發

  石槽王村因石槽文化而得名,作為省級旅游特色村、平頂山市法治民主示范村,鄉村特色產品石槽、盆景,秦記燒雞作為村里的一張美食名片,深得不少食客的青睞。

  走進石槽王村黨群服務中心大院內,滿目望去,屋頂被太陽能板覆蓋,“現在我們村部的屋頂光伏已經并入國家電網,每時每刻都有收益。”張曼曼打開手機上的光伏發電APP,向記者展示近期的發電收益。

  據張曼曼介紹,屋頂光伏項目是2023年11月建成規模為50KW的屋頂光伏發電站,今年3月開始陸續有收益,預計集體經濟年收入2.4萬元。

  “特別感謝村里免費讓我們參加技能培訓,對家政服務行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照顧家庭的同時,利用空閑時間賺個外快補貼家用,一舉兩得。”村民曹亞鋒說。

  曹亞鋒作為汝州市家家靚石槽王村家政服務中心的一名家政員工,只要有業務,她就跟著團隊去客戶家干活,按照學習的技能內容,高標準完成訂單。

  汝州市家家靚石槽王村家政服務中心,位于石槽王村黨群服務中心巧媳婦工坊內,于2023年5月中旬成立,依托汝州市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探索建立“公司+中心”“中心+農戶”的工坊管理經營模式,打造集勞動技能培訓、就業信息發布、提供用工服務、開展家政業務等于一體的就業服務平臺,召集就近閑散勞動力,對從業者進行規范化培訓和管理,統一培訓標準、統一服務合同、統一持證上崗,打造石槽王家政服務品牌,承接家政服務、養老服務、母嬰護理等業務。

  該中心成立后,帶動300余名勞動力就業,就業者年收入增加2.5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萬余元。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和探索,石槽王村集體經濟實現從無到有的蛻變,讓這個既有“顏”又有故事的鄉村迸發出生機和活力。如何實現產業從有逐步到“優”,石槽王村正努力把追求變為現實。

  鄉村蝶變 向美而行

  走在石槽王村文化街,街口醒目的宣傳展板上“全村老少齊動手 共建和美新家園”的標語十分醒目,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特色小吃墻繪,描繪出群眾的美好生活。文化街的蝶變,是石槽王村打造人居環境精品線路的一個縮影。

  “特色小吃墻繪充分展示了石槽王村的美食——秦記燒雞,作為對外宣傳窗口,向更多的人宣傳推介石槽王村。”張曼曼說,打造的文化街,以黨建為引領,從“和、美、興”做文章,涵蓋黨紀教育,體現清正廉潔勤。

  “自從村里打造精品線路后,大家都自覺地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掃干凈,衛生狀況有了很大的變化,門前種點花花草草,讓人賞心悅目,日子越過越舒心!”村民李海旺說。

  石槽王村對村內主干道、游園增植補綠,栽種銀杏樹、竹子、黃楊,修繕道路花墻,凈化溝塘河渠。積極發動群眾創建“美麗庭院”,打造一隅一景,就地取材,將村內廢棄溝壑變廢為寶,增設秋千、滑梯等娛樂設施,成為孩子們游樂“新天地”。

  石槽王村正持續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大步向前,引導更多群眾爭做和美鄉村的建設者,讓和美鄉村,美在“顏值”,更美在“氣質”。同時探索將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