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張記彬 李彭超)“從外地回來半天功夫,所有房子的事全都辦完了,補償費俺也拿到了,沒想到會辦的這么快!”昌邑市南店片區東區二期被征收人孫女士感慨道,這也是昌邑市房屋征收與補償中心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工作中不斷提升服務效能的真實寫照。
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次性辦好”,昌邑市房屋征收與補償中心按照“快捷、高效、靈活、便民”的目標,強化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改革房屋征收跨部門協作方式、資金支付方式及回遷安置流程,降低制度性時間成本,優化提升服務體驗,增強了被征收人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疏通堵點提質增效,實現征收手續“一站辦”。在原有片區指揮部辦理服務的基礎上,針對外地返昌人員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協議簽訂、房屋搬收、補償費支取等手續的問題,昌邑市房屋征收與補償中心、公證處、不動產登記中心、金融機構等13個單位聯動,以24小時工作模式,開啟一站式手續辦理“綠色通道”。通過公證處公證,由代理人全權辦理簽約、不動產證注銷、房屋騰空交接等一站式業務,現場開具征收補償費轉賬支票或辦理銀行轉賬;因特殊原因無法到現場辦理手續的,推出征收服務進家門政策,直接將服務點延伸至被征收人家中,面向被征收人提供材料審驗、不動產證回收和協議簽訂等業務,實現從“服務一線”到“一線服務”的“零跑腿”“零距離”轉變。昌邑市原汽車站、灌溉所、原糧食局、南店片區東區二期等4個片區在這種多部門協同高效模式運轉下,征收簽約時間縮短約40%,合計征收面積14萬平方米,近千名被征收人從中受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