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各行各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在設計領域,AI的應用日益廣泛,不僅賦予了專業人士更多創造力,更為普通人提供了表達創意的機會。5月10日,由騰訊研究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聯合發起的人人參與,AI創未來——騰訊未來城市AI創意設計大賽征集啟動會及AI與設計創新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舉行。
此次大賽征集活動以騰訊深圳前??偛繄@區科創街區為主題,大賽面向對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藝術創作、科幻、人工智能感興趣的公眾,征集具有豐富想象力與創新性的城市建成環境場景設計、裝置與小品設計、平面視覺設計。大賽旨在推動社會創新、激發公眾對科技和設計的興趣,借助AI工具探索人工智能與人類創造力結合的新可能性,期盼可以激發對科技創新的更多關注與討論,設計出更符合需求和期待的未來城市。
擁抱AI帶來的全新可能性
研討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總顧問楊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張利,央廣網副總裁朱建勇分別為大賽致辭。大賽啟動儀式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昕主持。
楊健提到,此次AI創意設計大賽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工具去提高規劃設計的效率,也希望把本身設計者對未來城市的理解、創想能夠跟AI結合起來,來幫助這些新技術、新工具進一步提高。讓大家體會到現在新的科技手段,一方面能夠給業內人士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引入、吸引更多人去進行多元創作。他也希望能夠依托騰訊研究的混元大模型工具,進一步把以前具備的能力和理念更好地落地。
此次大賽評委會主席由張利擔任,他為大賽發表了視頻致辭。他提到,AI帶給所有的學科和行業的挑戰是眾所周知的,在我國高質量城市更新的今天,數據與計算技術以及潛在的規劃新范式涌現,建筑行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雖然我們還遠不能肯定AI帶來怎樣的具體改變,但我們擁抱AI帶來的全新可能性,更期待這次競賽,通過AI能夠連接不同的人群,共同為高質量的城市更新貢獻智慧。”他說。
朱建勇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正在按下“快進鍵”,給人們帶來了無限想象的空間。他進一步介紹,過去一年,央廣網強化技術引領和創新驅動,全面推進新媒體新技術新平臺建設,大力推進央廣網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建設破圈傳播,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提升多終端協同的平臺生態力。央廣網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己任,期望通過本次活動,爭取更多AI技術手段支持,積極實現媒體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AI應用場景不斷突破固有限制
在騰訊研究院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瓊公布大賽的主要內容后,與會嘉賓共同宣布未來城市AI創意設計大賽競賽正式啟動。
隨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楊冬江,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昕,騰訊混元產品負責人陳妍,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張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喻純分別帶來了AI與未來設計相關的主旨演講。
楊冬江以“AI時代的藝術與設計教育”為題,結合美院的發展歷程與自身專業分享了隨著AI等技術的進步,打破了技術工具的壁壘,打開了學科交叉的通道,推動了產業創意發展和商業化運作,同時對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清華美院在教學改革中,進行了藝術與科學結合、發展交叉學科的多種嘗試,通過聯合培養項目、教育大會、工作坊等活動積極擁抱AI。他希望借助大賽的實踐機會,將教學應用到現實,將設計應用到城鄉建設與人們的生活中。
張昕進行了題為“立足設計科學的交叉探索課程實驗”的分享,介紹了自2022年以來,建筑學院在設計科學交叉探索課程實驗中的進展和成果。以媒介、數據、制造和管理4個交叉創新方向,并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包括AI生成式影像、智慧園林和居住·機器·人在內的實驗課程。課程突出了設計科學思維的重要性,旨在培養學生的架構能力,通過項目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學習,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此類實驗課程將進一步推動建筑學教育的創新和改革。
陳妍分享了混元大模型對于設計領域的應用、文生文和多模態方向技術的最新進展。騰訊在2022年GPT被普遍關注之前,已取得顯著進展,并在2023年發布了混元大模型,綜合評測中均位列國內大模型第一梯隊。此外,擁有21年設計經驗的陳妍也鼓勵設計師擁抱AI技術,幫助工作提效,同時保持對創意的積累和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提升設計思維。期待通過比賽和合作進一步提升模型的實用性。
張燁以“一些嘗試 一點反思”為題分享了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執教期間參與的AI與城市形態和城市設計相關的科研工作,探討了AI技術的發展對該領域可能產生的深刻影響。他特別提出AI技術的應用往往以海量數據的存在為前提,那么在數據欠缺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夠創造性地使用生成式AI模型來生成一系列可以準確描述現實的數據,從而為研究者和從業人員提供一個更加堅實可信的工作基礎。“在大家都在探討AI生成圖像和影像的當下,我們是否也需要轉換視角,重新思考生成式AI與現實的關系。”他說。
喻純圍繞“大模型時代的人機協同”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他從計算機誕生談起,強調人機交互與人工智能這兩條路徑協同發展以實現最終的通用智能。通用智能可以解決各種各樣的復雜任務,還能以自然方式與人類交互,為探索未知領域提供支持,促進人機關系的和諧共生。而人要教會通用大模型知識,促進通用智能的發展,通過人機協同,形成聯合的智能體為人服務。我們應積極探索人機協同的發展路徑,推動通用智能的實現,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