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迎來春耕。
伴隨著機器轟鳴聲,民和縣甘溝鄉光明村村民韓海英雙手緊握播種機,在田野上忙碌。不一會兒,一畝多的地便翻耕完畢。
今年,除了照料自家的10畝地,他又從其他村民手里承包來6畝,準備種玉米、大豆和菜籽。
“去年積石山地震后,政府不僅給我們發放了生活補助和米面油,還免費提供了種子和化肥,政策這么好,我想著就多種幾畝地,希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韓海英笑著說。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臨近的青海省民和縣多地受災嚴重。
民和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鄧鋒震介紹,縣里今年為春耕群眾免費提供了75噸玉米種子、400噸大豆種子、200噸小麥種子、1300噸馬鈴薯種薯以及7萬袋化肥,以減輕受災群眾的災后生產負擔。
“我們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還抽調了農機、農技、種子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備耕春播期間到田間地頭為老百姓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鄧鋒震說。
見到民和縣中川鄉光明村村民張存蘭時,她正在村集體合作社流轉的農田勞作。由于自家的地主要種植香瓜,目前還沒到種植時間,她便來村集體合作社打工,每天有130元的固定收入。
地震之后,經過專業部門鑒定,張存蘭家的房屋損毀程度被評定為C級,這意味著房屋受損嚴重,需要加固修繕。光明村村主任胡明先介紹,針對房屋受損嚴重的村民,政府都劃撥了不同等級的幫扶資金。目前不能滿足居住條件的居民,暫時安置在板房中。
“政府給我們提供了板房,住的地方解決了??墒俏覀兗依锏拇笈镆菜?,會影響到種地收成,咋辦?”張存蘭擔心的事,也有了結果。為避免耽誤農時,縣政府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和災后重建資金共計1000多萬元,進行全縣種植大棚的維修改造。
“對于咱老百姓,種地才是最要緊的事?,F在我們家的大棚也修好了,我準備過幾天就去棚里忙活。”張存蘭說。
與青藏高原其他地方相比,民和縣平均海拔較低、氣候適宜莊稼生長,歷來都是青藏高原春耕開始最早的地方。
春風和煦中,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撒下小麥、青稞等的種子,等待豐收。到那時,許多村民也將住進嶄新的家。
驅車行駛過一座座村莊,播種機、施肥機來回穿梭,人們忙碌不停。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高原春耕圖正在繪就。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