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近日揭曉了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典型案例,這15個各具特色的案例,不僅展現了我國鄉村地區在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的顯著成效,也為全國范圍內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自2019年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以來,自然資源部一直致力于解決農村地區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等突出問題。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實際需求,試點地區在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304個試點項目完成綜合整治378萬畝,新增耕地47萬畝,減少建設用地12萬畝。這些試點項目不僅優化了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還在規劃銜接、實施管理、資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浙江寧波、江蘇昆山等地通過全域整治推動了資源重組和功能重塑,提升了國土空間治理效能;河南民權、湖南瀏陽等地則注重耕地數量、質量、生態的“三位一體”保護,實現了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雙贏;上海松江、江蘇蘇州等地則通過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了城鄉融合發展,實現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群眾增收致富。
此外,陜西白河、江西瑞昌等地在統籌生態保護修復、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補齊了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還提升了鄉村整體形象;江西余江、重慶九龍坡等地則通過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推動了群眾利益共享共贏,實現了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在保護農耕肌理、留住鄉韻鄉愁的同時,也釋放了發展空間、助力了鄉村振興。這些典型案例的成功經驗將為全國范圍內的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和借鑒,推動自然資源領域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