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鐵運營服務
地鐵生活圈
“米”字形地鐵線網骨干網絡成形,2023年,3次突破歷史最高單日客運量,12月31日創下突破126萬人次的全網單日最高客流。在交通運輸部2023年11月發布的全國53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中,昆明地鐵運營里程排第20位、客運量排第23位。
近年來,昆明市先后建設并開通運營地鐵1、2號線首期,1號線支線,3號線、4號線、5號線和6號線,運營里程達到165.85公里、車站103座(其中換乘站10座)。在公共交通分擔率不斷提升的同時,地鐵站內不斷出現的智能化設備、不斷升級的便民設施及商業配套、不斷增多的軌道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及不斷提升的運營服務,讓市民和游客的出行、生活更加方便。
線網覆蓋面不斷擴大
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自2009年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昆明市先后實施兩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和一期調整規劃,實現軌道交通對主城區、滇中新區、呈貢新區的覆蓋,全市重要交通樞紐也實現了互聯。東風廣場、南屏街、同德廣場、恒隆廣場、南亞風情園、新螺螄灣、七彩云南第壹城、萬象城等重要商圈的連通,有力帶動和促進沿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昆明地鐵線網建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長7.594公里的1號線西北延全線車站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0%;全線7座車站中,5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3座車站附屬結構已完工。待1號線西北延、2號線二期工程建成,原地鐵1、2號線首期將從環城南路站進行拆分,1、2號線徹底實現獨立運營。此外,地鐵6號線三期預留預埋工程(長水綜合交通樞紐交通配套工程)已經進場施工。
同時,昆明市啟動第三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報批,規劃建設包括6號線三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新增段4個項目,已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待批復后,昆明市將盡快啟動項目建設工作,軌道交通的覆蓋面和通達性、網絡化運營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市民出行智能化提升
今年1月2日,昆明地鐵首個智慧車站在2號線火車北站上線試運行。
“如果乘客在使用票卡進站時出現異常,導致票卡無效,只需在一旁的機器上選擇無法進站服務,按照步驟操作便能更新票卡使用。”項目經理張根豪介紹,智能客服能清晰、直觀地引導乘客自助處理票務業務,并提供車站及周邊信息查詢,不斷提升市民出行智能化。
類似這樣提升乘客出行體驗的數智城軌探索,昆明地鐵層出不窮。除了率先在西南地區實現互聯網支付掃碼乘車服務,昆明地鐵還推出13種網絡支付應用,互聯網支付出行占比已達70%;全線網車站設置便民自助設備900余臺,讓廣大乘客實現不出站即可辦理社保卡掛失、公積金查詢、臨時身份證打印等常用業務;通過“品牌膠囊店+特色亭棚+主題商鋪+便捷自助”的商業形式,昆明地鐵在34個車站設置41個便民商業點位,引入知名商業品牌入駐,打造地鐵生活圈。地鐵5號線推動全國城市交旅融合創新試點,探索城市軌道交通與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昆明地鐵還進一步完善與軌道交通相協調的公交、出租車、共享單車等綜合性交通體系。目前,昆明公交接駁招呼站已覆蓋35個地鐵站點,共有88條公交線路途經和停靠。
構建城軌交通新格局
2023年11月舉行的昆明地鐵第二屆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昆明地鐵共推出世博上蓋、福德村城中村改造、新能源充電樁、特色集市、文創產品等項目,吸引60家企業及部分商會會長共謀發展。
“我們企業需要進一步提高市場化水平,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以應對地鐵工程建設高投資、高運營成本帶來的問題。”昆明軌道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集團“2331”發展戰略,將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推動城市更新改造,形成站城一體、功能復合、產業多元化的TOD智慧生態圈。
目前,作為昆明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場段上蓋TOD開發項目,以“地鐵+物業”模式打造的世博上蓋TOD項目已初具雛形。昆明軌道集團還計劃以地鐵3號線石咀車輛段、4號線大漾田車輛段上蓋綜合開發項目,探索多業態站城一體化融合發展。按照“一項目一特色”的方式,布局“一項目一集群”的發展模式,謀劃在廣衛大架修基地構建“城軌+職業教育+就業”的新經濟產業集群,加速產城融合。
云報全媒體記者 龍舟 攝影報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