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伴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數字建筑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復合型數字建筑人才隊伍愈發迫切。
作為2024智慧城市與智能建造論壇的分論壇之一,“數字建筑人才鏈論壇暨國家數字建筑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024年度大會”5月31日在武漢隆重舉行。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領軍企業和專業高校的專家代表400余人匯聚一堂,深入探討數字建筑人才需求變化、院校專業建設實踐改革及綜合素質人才培養等核心話題,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此外,本屆智慧城市與智能建造論壇以及數字建筑人才鏈論壇也受到諸多線上嘉賓的熱烈關注,超過15000人次觀眾觀看了本次大會的現場直播。
會議現場
本次大會的指導單位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由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建筑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共同主辦,由東南大學、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是從行業高度系統謀劃數字建筑人才培養的重磅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丁烈云;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靜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監事長、中國建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會長花景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梁俊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梁浩;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崔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投標分會原理事長安連發;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院長方東平;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湯宗禮;東南大學教授、博導靳慧;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阮欣;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數字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錢鋒等領導嘉賓出席大會。
崔征在大會致辭中指出,當前建筑業產業支撐地位依然比較穩固,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在全面推動新型城鎮化、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時期,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對全面提高數字建筑人才培養質量,擴大就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增強教育適應性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將更多地致力于產教融合,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領域,加強住建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建設,助力培育建筑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崔征
湯宗禮在致辭中指出,數字化、智能化是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具備數字技術知識和建筑行業卓越技能的復合型數字人才是推動建筑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關鍵動力。產業各方應牢牢把握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機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共筑數字建筑新生態;探索數字教育,引領數字人才培養;推動產學研用,發展建筑行業新質生產力。通過共同致力數字建筑人才培養,構建數字建筑產業生態圈,推動建筑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深度賦能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湯宗禮
李靜波作了題為《數字賦能產教融合 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更離不開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必須堅持“一體兩翼三牽頭”的思路,特別要注重將數字賦能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努力推動職業教育從線性合作向構建生態系統轉變、從單一供給向多樣化供給轉變、從標準化服務向個性化服務轉變。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 李靜波
梁浩作《科技賦能好房子與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主旨報告。他指出,建筑產業各方要通過工業化建造、數字化建造、綠色化建造,以及安全運維、低碳運維、健康運維、智慧運維,真正把“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房子”這一目標落到實處。未來,我國的建筑業需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 梁浩
花景新作《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促生古建筑行業新質生產力》主旨報告。他指出,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古建筑行業兼屬建筑業和文旅業,作為勞動密集行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具備創新精神的勞動者和變革勞動資料是促生古建筑行業新質生產力,推動古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監事長、中國建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會長 花景新
方東平分享了清華大學在建筑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他指出,人才是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專業人才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不能滿足以數字化、智能化和機器人建造為代表的高質量建造方式的需求。清華大學近年來積極構建以國家需求和行業發展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用計算思維和能力優化土木水利傳統基因,讓每個人在服務國家和行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與理想。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院長 方東平
阮欣分享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系統實踐。他指出,建筑人才培養當前面臨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與時代發展不匹配、人才培養路徑需要升級、人才培養內生動力不足和評價科學性等挑戰,傳統工科專業育人體系亟需突破創新,培養理念要從“專業教育、三鏈發展”轉變為“通專融合、思維涵養、因材施教、家國情懷”,培養模式要兼顧共性基礎與個性發展,突出工程系統思維、工程科學思維、交叉與創新思維。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阮欣
作為國家數字建筑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輪值理事長單位,錢鋒在論壇上作了《共同體2023-2024年度工作報告》。他回顧了共同體自成立以來聚焦六大關鍵任務取得的進展與成績,并表示下一步將全方位整合產教資源,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重點吸納新疆、甘肅等西部地區成員,健全運行機制;構建產教供需對接機制,發布《數字建筑行業發展報告》《數字建筑行業人才需求報告》等行業報告;邀請院校、企業共同構建培訓體系,聯合人才培養;與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協同技術攻關,重點研究機器人相關課題;持續營造學術交流氛圍,配合產業發展需要開發產教資源;舉辦全國數字建筑創新應用大賽,鍛造強國工匠。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數字教育事業部總經理 錢鋒
圍繞產教融合培育數字建筑人才這一核心話題,與會嘉賓從全產業鏈角度作了精彩紛呈的報告。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易操分享了湖北建院建強產教融合共同體,精準服務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吳國雄分析了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建設面臨的困境,提出以“5G+智慧教育”賦能土建類專業升級改造。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張建榮圍繞建筑業智能化發展的基本特征,聚焦智能建造,為高職土建類人才培養建言獻策。廣聯達數字教育事業部副總經理童心深入分析了土木建筑類人才培養的難點和痛點,強調要與產業轉型同頻,匹配新能力模型,升級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創建實踐新場景,最終促成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項目副總工程師劉漢朝介紹了智能建造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應用,展望了智能建造下半場的產業應用重點。中建五局原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黨校常務副校長陳艷紅闡述了新形勢下建筑行業人才培育措施,提出產教融合必須做實產教聯合體。湖北中誠信達工程造價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鄧輝分析了行業人才培養現狀,分享了建筑行業校企合作的創新實踐。廣聯達助理總裁、數字教育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忠寶從行業人才需求入手,提出數字人才解決方案。
當天的論壇,除了系列嘉賓報告,還舉行了合作項目簽約及實踐成果發布活動,包括星·火計劃——國產BIM廣聯達數維房建設計首批院校應用伙伴發布、《工程造價數字化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考評標準》編制工作啟動、《虛擬設計與施工》課程發布、《智能建造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系列教材》發布、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及國家數字建筑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新增單位授牌儀式。
數字時代,東風浩蕩。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持續賦能,建筑業新一輪的數字化轉型蓄勢待發。作為新時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行業各方將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聚焦數字建筑人才引、育、用、留,增加有效供給,激發創新活力,形成數字建筑人才集聚效應,努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跑出“加速度”,支撐建筑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