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海霞 通訊員 李相閩
浙江舟山普陀山以悠久的佛教文化馳名于世,位于東南山麓的文昌閣是傳承千年佛國文化的重要歷史建筑。走進由殿堂和民國樓組成的文昌閣,一側是波光粼粼、沙軟綿延百步沙,另一邊則是千年古剎普濟寺,與普陀山上的名剎、古木,共同構成了普陀山獨有的文化景觀內涵。
為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工作,中國融通旅發集團所屬杭州華北飯店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深入勘察并編制文昌閣專項修繕方案,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文保建筑,推動文昌閣在新時期煥發新貌。
碧海山莊全景
保護歷史文脈 挖掘文物價值
古建筑是當今社會寶貴的物質財富,更是無價的精神財富。文昌閣始建于清康熙年間,道光年間大修,同治年間易今名,并于2011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普陀山文化景觀的重要構成部分。74年來,文昌閣所在的舟山碧海山莊賓館承接了多次重要服務保障任務,曾接待劉 少奇、胡耀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紅色底蘊厚重。
文昌閣建造年代跨越兩個世紀,建筑風格迥異,由殿堂、民國樓兩部分構成,殿堂由照壁、山門門頭、大殿、僧寮、后堂組成;民國樓由主體、東西側房、前后天井及園林組成。其中,民國樓是國內少有的保存較為完善的民國風格建筑之一,許多業內人士親切地稱其為“迷你”民國建筑美學博物館。
民國樓
文昌閣
銘記歷史滄桑,守護歲月留痕。作為新晉中華老字號,自接管舟山碧海山莊賓館后,杭州華北飯店全力保護佛國千年文化和歷史根脈,“文昌閣是中國傳統文化向近現代文化過渡的活化石,也是島上唯一一座中西合璧的省級文物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飯店總經理戴賽清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方針的指導下,飯店深入勘察文昌閣與碧海山莊古建筑留存狀況,聯合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編制專項修繕方案,歷時1000余天,文昌閣正式煥新啟航,奏響了一曲古與今的建筑交響樂。
文昌閣夜景
把握修繕尺度 賦予建筑新生
讓文昌閣煥發蓬勃的生命力,關鍵是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飯店堅持以文物保護為出發點,深入推動保護與修繕有機結合,在消除結構隱患、恢復院落格局、留存數據信息三方面下工夫,著力恢復和提升文物建筑整體面貌。
首先針對文昌閣大殿梁柱糟朽和房屋沉降開裂等危情進行重點修繕。在前期勘察中發現,文昌閣大殿木構件及木柱因長期悶閉在吊頂、裝修層內,或因長期受雨水滲漏,均已糟朽腐爛;后堂前檐多處受白蟻侵害;民國樓西后側房墻體出現結構性裂縫,局部混凝土酥堿嚴重,鋼筋銹蝕膨脹,廂房經鑒定為D級危房……歲月流轉,文昌閣正在失去昔日風采,修繕保護迫在眉睫。
本著修舊如舊的修繕原則,飯店拆除了與歷史風貌不相符的違章建筑,盡可能減少對文物建筑的干預。為了最大程度還原歷史面貌,飯店委托浙江省古建造設計研究院對舟山碧海山莊開展全面勘察,編制完成了碧海山莊文保建造修繕方案,該方案是文昌閣后期開展“體檢”的重要依據與指引。
飯店在推動文保建筑修繕的同時,緊抓消防安全重難點問題,同步啟動建筑用電安全改造、防雷設施建設、給排水管網整治等工作,有效推動文物的活化利用。
餐廳
餐廳
挖掘多重價值 激活文化基因
為了活化這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典范之作,文昌閣正在創新歷史文化呈現模式,通過開設展覽展陳、開放雅集堂及抄經室等功能區、增加現場講解、搭建建筑觀賞平臺等方式,結合短視頻、直播新媒體平臺,普及文昌閣歷史,講好普陀山文物故事,讓賓客多角度、全方位領略文昌閣的獨特魅力,讓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期重現光芒。
煥然一新的文昌閣投運至今已接待了上萬名賓客,成為文物保護與市場運營相結合的新典范,為普陀山文物保護利用樹立新標桿。“文明博大,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文昌閣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以永傳后世、澤被后人。”戴賽清說道。
文昌閣大堂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