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近期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調研顯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響中國乃至全球城市和基礎設施設計, 約三分之一(36%)的工程師、建筑師和城市規劃師每天使用AI輔助他們的工作。
這項由全球可持續發展咨詢公司奧雅納委托開展的《擁抱人工智能:重塑當今城市與建筑環境》調研,覆蓋了來自十個國家(澳大利亞、巴西、中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新加坡、英國和美國)的建筑師、工程師、規劃師和數字化專家,調查他們對AI的態度及其實際應用情況。
結果顯示,建筑環境領域專業人士使用的AI工具已遠超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和大型語言模型,正加速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如大規模仿真、進化算法和基于科學的AI等,來應對復雜的項目工作。這些AI驅動的解決方案被應用于項目設計、先進建模、城市規劃、創建數字孿生以及提升能源效率等領域。全球近40%受訪者在工作中使用基于機器學習的數據分析、洞察與預測性分析,中國尤為突出,在十個受訪國家中居首。此外, 中國受訪專業人士在大規模仿真和科學驅動的AI使用方面,亦居全球領先水平。
全球受訪者對AI的發展持積極態度,有近三分之二(61%)視其為機遇,例如,AI有助于項目在預算內如期完成,幫助城市通過減廢、開發可持續材料和優化可再生能源等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危機。只有11%的人認為它可能威脅就業。
調研顯示,約四成建筑環境從業者認為其領域在AI應用上落后于其他行業。34%認為科技企業對其他行業的偏重阻礙了建筑環境AI的發展。其中,中國受訪者(42%)對此擔憂最為明顯,居十國之首。
針對調研結果,奧雅納呼吁加大力度和投入,開發真正滿足人類和地球需求的人工智能工具。據悉,僅2024年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總體投資總額已高達2520億美元。奧雅納認為,若能將其中僅10%的資金投入到應對建筑環境重大挑戰的人工智能設計上,必將推動行業發生根本性變革。
為了實現更智慧、更可持續的城市和建筑環境,且實現一體化設計,奧雅納不斷探索和應用AI、大數據、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增強技術專家的專業能力,確保設計中納入多元視角。奧雅納自主研發的數字工具Terrain在上海中心城雨水排水規劃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工具通過分析城市類型和土地使用情況,開發基于自然的城市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幫助人們免受熱浪和洪水的影響,降低碳排放約30%。人工智能還幫助延長關鍵基礎設施如離岸風電機組和橋梁的使用壽命數十年,大幅降低成本和碳排放。
奧雅納全球數字服務負責人、前DeepMind戰略專家Will Cavendish表示:“這項調研揭示了AI在城市和基礎設施設計中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AI應用已超越ChatGPT 等大語言模型,更能通過先進AI技術切實改善人們的生活。AI正帶來巨大影響,推動我們的‘一體設計’,助力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交通系統的多方面建設。盡管全球在AI領域的投資規模龐大,但往往忽視了最具影響力的領域。我們需要能夠帶來實質性工作效益的AI——無論是開發新型可持續材料,還是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恢復等等。政府、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應將更多資源集中投入到這類AI系統的研發上。”
【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由Opinion Matters負責開展進行,調研對象為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尼日利亞、德國、中國、新加坡、巴西、印度和印尼十個國家的5,000名建筑環境領域的專業人士(每國500名,職位均為經理級及以上)。受訪者均衡分布在四個主要崗位類別:城市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以及數字化專員。數據收集時間為2025年2月12日至2月21日。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