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水利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實施水利工程項目46967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3529億元,同比增長12.8%。
水利工程,特別是重大水利工程具有吸納投資大、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機會多等特點,可以有效帶動經濟增長。水利投資如何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我們來細算數據背后的投資賬。
兩手發力 盡可能多地形成實物量
錢塘江源頭馬金溪,85.5米的大壩起于江中,24公里長的輸水隧洞在群山間貫通,歷時3年建設,浙江開化水庫具備下閘蓄水驗收條件。
從開挖第一鏟土到基本完工,投資計劃有序執行,資金及時撥付,確保了工程盡可能形成更多實物量。
“工程初設總投資45.54億元,目前完成投資44.79億元,占比超98%,其中2024年實際完成投資8.2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南水北調(開化)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商務管理部主任李玉介紹。
投資如何落地?“資金跟著項目走。”李玉介紹,年度投資計劃分解到月,項目建設動態管理,一旦發現進度滯后,采取新增工作面、調整施工組織等措施,推進投資計劃有序實施。
“在資金撥付上,我們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實時短信提醒網絡會簽機制,信息公開透明,溝通及時有效,工程驗收合格后,資金及時撥付給施工單位。”李玉介紹。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錢從哪來?政府之手有力。“來自政府的投資有35.4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1.5億元,浙江省級專項資金15.9億元、國債資金8億元。”開化水庫建設中心黨組副書記、主任張偉介紹。
浙江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社會資本前期投建、中期運管和后期退出,既能發揮社會資本在管理和技術上的優勢,又能減輕政府負擔和降低債務風險。
新需求催生新供給 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
南粵大地,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度條”不斷刷新。施工D4標管道施工現場,起重機鐵臂起落,精準“抓”起管道,緩緩移至預定位置。
作為廣東歷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大塊頭”動起來,有力帶動上下游產業鏈。
“工程需要傳統建筑材料水泥300萬噸、鋼材110萬噸、砂石1130萬立方米,有力帶動上游企業生產。”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建喜介紹。
新需求催生新供給。“工程對管道的預應力鋼絲母材有特殊需求,這種鋼絲母材要嚴格控制氫、氧、氮含量。大規模應用,帶動了特種鋼材生產工藝提升。”楊建喜介紹。
穿越云開大山,下穿鐵路、公路、河流100多處,開鑿長距離隧洞,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的特點。“工程建設帶動盾構機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生產制造。”楊建喜說,針對不同地質特點,工程將采用敞開式硬巖掘進機、雙護盾硬巖掘進機、泥水平衡盾構和土壓平衡盾構4種類型設備,設備配備智能掘進系統、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大型制冷設備等,進一步帶動了工程設計、智能信息化設計等企業發展,設備制造金額約17億元。
補短板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有效益的投資,是指投資有質量、有效率、有回報。水利工程能有效補上社會民生、基礎設施等短板,還為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支撐。
2024年12月30日,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庫灌區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沿線地區提供農業用水約7762萬立方米,向城鄉生活工業供水1105萬立方米。
“水源穩定了,發展產業的底氣也足了。”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福蘭村芒果種植戶李英華說,過去山上種芒果,澆水是難題,遇到旱天,開著小三輪車拉水,產量沒有保障。
“灌區通水后,泵站抽水,引水上山。前不久,嫁接了100畝新品種,兩年掛果,三年盛產,預計產量能提高20%以上。”李英華還有了新打算,“芒果樹下套種中藥材,一田能雙收。”
水之變,推動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百色市引進新項目,計劃發展香柚3萬畝左右,同步建設年產能100萬噸的飲料深加工項目,將形成集香柚種植到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水利部提出,2025年將構建國家水網工程體系,開工建設四川引大濟岷、遼東半島水資源配置等省級水網骨干工程,加快新疆玉龍喀什、西藏帕孜等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進度,開工建設江西井岡等大型灌區,進一步發揮水利投資穩增長、擴內需、惠民生的作用。 (王 浩)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