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生態環境部日前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實現到2025年“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的目標,還存在一定困難和挑戰。客觀條件不利,人就要更加努力。2025年將繼續大力推動治污減排,指導地方加快實施落后產能退出、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清潔取暖、移動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強化面源污染治理,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排放。
在我國全力邁向“到2025年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這一目標的道路上,每一個行業都肩負著重要責任。其中,作為傳統污染物排放大戶的水泥行業,更是成為治污減排的關鍵領域。水泥行業的生產活動與大氣污染緊密相關,其排放的污染物在重污染天氣的形成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因此,大力推動水泥行業治污減排,已然成為助力重污染天氣治理、改善生態環境的關鍵之舉,對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水泥行業可從多維度發力減污降碳。在設備層面,積極淘汰老舊設備,引入新型高效設備。如采用智能調控的粉體輸送設備,精準控制物料輸送量,減少泄漏與揚塵;配備性能優良的除塵設備,高效捕獲細微顆粒物,降低粉塵排放。
工藝方面,運用新型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將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當作替代原料或燃料,實現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減少原生資源消耗與污染排放;優化配料方案,使水泥原料配比更科學,降低能耗。
能源領域,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利用廠區空間安裝太陽能板、建設小型風力發電設施,探索使用氫能,減少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
此外,水泥企業還可以借助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測生產全流程,通過智能算法精準調控設備運行參數,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周 程)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