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人工智能+”被再次提出,并首次以獨立章節形式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而另一個熱門詞匯“好房子”,也同樣值得所有建筑人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也是“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建筑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兩大關鍵詞的頻頻亮相,無疑給整個建筑行業指明了方向。這對于廣聯達這樣深植于建筑行業的科技企業來說,就是要用AI賦能建筑全產業鏈,助力打造老百姓滿意的“好房子”。
想要打造“好房子”,陽光公平的營商環境必不可少。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數字化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廣聯達基于建筑行業AI大模型打造了AI交易大模型。通過將交易環節的相關招標文件、資信標、經濟表、技術標、住建范本等數據輸入到大模型,應用大模型的語義理解、規則推理、內容生成等能力,實現智能招標、智能投標、智能清標、智能輔助評標全過程智能化應用。
目前,該模式已經在海南深度實踐。其圍繞“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的業務流程,自動匹配投標資格條件、自動獲取企業投標信息、自動識別串通投標文件、自動比對篩選入圍企業、全流程“機器”自動評標、人工核驗為輔助的“機器評”新模式。評標時間從七八個小時縮短到了幾分鐘,減少了人工干預,投標競爭強度提升了10到20倍,實現了交易公開透明、監管及時高效、服務全面精準、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
要想打造“好房子”,發揮智能建造力量,聚焦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必不可少。當前,建筑行業AI大模型通過深度學習海量行業數據與復雜信息,已展現出優秀的建筑文本理解與三維模型生成能力。以AI大模型與BIM平臺為核心構建行業數字底座至關重要,有助于實現設計-算量-施工全流程數據貫通,筑牢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基礎。譬如AI算量,通過大模型的版面分析、多模態能力推理,可實現10億體量項目算量從3個月縮減到2周內,大幅提高算量工作效益;AI進度管理,可結合項目信息自動推薦框架、工作與邏輯關系,人與AI高效協作,30分鐘即可生成1份高質量的項目進度計劃;AI物資管理,可助力提升物資進出場過磅效率、節約人工,同時可通過數據聯動,提升人員考核能力,實現智能管控,助力項目材料止損1%。
而在最為重要的安全方面,可通過大模型的視頻分析、圖像識別、語義理解等技術,實現對工地現場的施工潛在危險源預警、安全隱患識別、施工風險評估、安全規范查詢等應用。不僅可提高監管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還可減少人力成本,提升施工效率,真正賦能工程項目實現精細化施工,打造優質建筑產品,交付“好房子”,更好滿足數字時代人民群眾對智能化、綠色化居住環境的新需求。
當AI技術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每個建設細節的智能優化、每個施工參數的精準控制、每個管理決策的數據支撐,都在累積成老百姓觸手可及的幸福安居夢。這種以科技力量推動行業進步的實踐,不僅彰顯著中國建造的智慧升級,更詮釋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民生溫度。而廣聯達也將在創新驅動浪潮中,把握人工智能帶來的時代紅利,為“好房子”建設貢獻自身的行業智慧。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